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摇滚教父 > 第652章 拉下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乔治-卢卡斯要退休的消息,还是杜克-罗森伯格最先知道,然后转告罗杰的。

罗森伯格家族与好莱坞关系密切,单论消息灵通程度,绝非罗杰这个“外来者”可比。

沾了安妮的光,【量子娱乐】在金融市场上投入的70多亿美元,在经过了一年多的运作之后翻了一倍还要多,扣去各项成本,总共收回了超过150亿美元。

虽然说其中有一部分钱需要留做归还未来几年的债务,以及【量子音乐】旗下各个产业的运作。

单单只是前者,就需要近百亿美元,这还是要将【量子音乐】未来几年的预期收入也截留下来,才勉强够得上归还花旗银行以及富国银行的两笔巨额债务。

但即便如此,拿出二十亿美元左右,用于收购卢卡斯影业,也不会对【量子娱乐】的资金链造成太大的压力。

而且,即便不去考虑《星球大战》、《印第安纳琼斯》两大系列的版权,单单只是一个工业光魔,就值得上这笔钱。

更何况,卢卡斯影业还拥有北美地区的线上和线下电影发行渠道。

虽然说卢卡斯影业的发行能力,和六大根本没法比,甚至比不上狮门、艺匠等二线公司,但有和没有,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音乐发行和电影发行不同,但线下的部分却是可以互通的。

借助【量子音乐】的平台,再加上卢卡斯影业的基础,【量子影业】完全有可能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电影发行体系。

当然,罗杰想要收购卢卡斯影业,并非仅仅只是为了好莱坞的布局。

确切地说,好莱坞的布局,只是计划中“顺带”的一部分。

更为主要的目的,还是要借助新闻集团的力量,对环球音乐集团进行打压,甚至是直接的攻击。

环球音乐集团背后有着法国自来水公司,既不缺资金,也不缺乏人脉。

但和华纳、索尼相比起来,环球最大的劣势在于,他们背后缺少传媒力量的支持。

华纳就不说了,时代华纳一直是北美最大的传媒集团之一,虽然现在的华纳唱片早已不在时代华纳旗下,但双方之间的合作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至于索尼,情况和华纳差不多。

索尼-BMG的大股东之一,贝塔斯曼集团,也称得上是全球有数的传媒业巨头。

(注:前文一直写的是贝斯塔曼,才注意到这个错词,设置快捷输入的时候填错了,应该是贝塔斯曼。)

虽然说在今年八月份的时候,索尼集团收购了贝塔斯曼手中,索尼-BMG唱片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但和华纳一样,唱片公司和传媒集团之间的业务合作,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之内,这一点也不会有所改变。

至于环球背后的法国自来水公司,确实也挂了一个“传媒集团”的名字,但看看他们旗下的产业:音乐、电视剧制作、电影制作、出版、电子游戏……

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媒体。

哦,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维旺迪旗下还是有一些媒体产业的,例如法国的Canal+频道,以及荷兰、比利时等几个小国的数字频道。

除此之外,维旺迪还握有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的少量股份,但这点股份,并不足以让维旺迪在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中有足够的话语权。

至于说北美地区,维旺迪压根没有任何的媒体资源。

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传统的纸质媒体,都没有。

维旺迪旗下的产业,包括环球音乐集团在内,在北美地区的宣传和公关,更多的是依靠与其它传媒集团的合作。

而新闻集团,就是环球最为依仗的合作方之一。

当然,反过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对于新闻集团在北美地区的媒体产业而言,环球音乐集团,也是一个颇为有些分量的客户,每年都能为新闻集团带来千万美元级别的营收。

在盈利率并不算高的媒体行业中,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随便忽视的小数目了。

深夜,詹姆斯-默多克仍然呆在书房里,反复回忆着和罗杰这次会面的细节。

尤其是罗杰提出的这个附加条件,更是被詹姆斯-默多克反复分析,权衡利弊。

量子影业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各自出资一半,收购卢卡斯影业,这一个条件,詹姆斯-默多克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按照詹姆斯-默多克的了解,卢卡斯影业的股东不会接受完全的股权置换方案,但现金加上股权置换,这个方案却是有很大可能被对方所接受。

唯一的问题是,现金在这起交易中所占的比例如何,以及股权置换如何估算价格。

但这些都可以在谈判中慢慢去解决,并不是无可调和的矛盾。

有量子影业拿出一半的现金,无论最后谈出什么样的结果,二十世纪福克斯需要付出的资金都不会太多。

至少不会多到让二十世纪福克斯拿不出来的程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