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摇滚教父 > 第677章 股东大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量子音乐】针对环球的上下游渠道攻势是全方位的。

但威胁最大的,仍然是Spotify。

对于娱乐行业来说,无论是唱片业还是好莱坞,每一个新渠道的出现,都意味着一轮新的动荡。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可能。

毕竟,并不是所有的新渠道都具备改变行业格局的能力。

以唱片业为例,在最近的六十年里,尽管新渠道有很多,但实际可以称得上改变行业格局的,仅仅只有两次:CD唱片的出现,以及数字音乐的诞生。

前者让唱片业进入了急速发展的快车道,在短短十年里,全球唱片业的市场价值翻了数十倍。

索尼能够成为唱片业巨头之一,很大程度上,也是靠着CD唱片的功劳。

——毕竟索尼唱片的母公司,索尼集团,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至少可以排在世界前三,给索尼唱片的支持,也是其它唱片公司无法得到的。

至于数字音乐的诞生,中间的的一系列过程和连锁反应太过复杂就不提了,只说结论:环球的崛起和百代的衰落,至少有一半的“功劳”要放在数字音乐上。

在过去几十年里,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渠道,当然不仅仅只是CD唱片和数字音乐。

但仅仅只有这两个,称得上是对整个唱片业造成了革命性的影响,至于其它,最多只能说是旧有渠道的有效补充,影响力算不上大。

如果按照概率来说,流媒体音乐平台,似乎更大的可能也只是一个“渠道补充”,而很难成为与CD、数字音乐一样,对唱片业构成颠覆性影响的新渠道。

毕竟,若是从本质上来看,流媒体音乐平台依然是数字唱片那一套,只是改变了运作模式。

而且,这种运作模式并非无法模仿的。

——想想看,在后世,有多少和Spotify一样的流媒体音乐平台?就连iTunes,都放弃了坚持买断制,而改为以Spotify模式为主。

无论这种模式能否获得成功,未来流媒体音乐平台的市场,绝对不会由Spotify独占。

对于环球而言,要考虑的就是两个问题。

第一,Spotify模式能否成功?

第二,假设Spotify模式取得成功,是接受Spotify较为苛刻的条件,还是与未来新兴的流媒体音乐平台合作,哪一个选择对环球而言更有利?

这两个问题,就是要在最近一次环球音乐集团的股东大会上讨论,并且做出决策的。

“如果是其它时间,这个思路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点,现在,环球正面临困境!”

道格-莫里斯敲着桌子,大声反驳着。

看那表情,就差直接说出这位股东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全是废话。

道格-莫里斯的话,顿时引起一阵喧哗,一个个股东和代理人,互相窃窃私语起来。

不得不说,环球的股权结构复杂,小股东的数量也极多。

而并不是每一个股东,都会随时对环球音乐集团,乃至于唱片业的事态保持长期的关注。

事实上,有为数不少的股东,之所以投资环球,仅仅只是因为有利可图,本身并不关心唱片业的事情。

虽然这种人比较少,但在环球音乐集团内部,确实也有一小部分股东,一直到现在,都还不知道环球与【量子音乐】开战的事情。

当然了,消息蔽塞到这种程度的人终归是极少数个例,在旁人的提醒之下,也立刻明白了过来,顿时露出或专注、或凝重的申请,慎重地考虑着这件事可能对自己造成的影响。

比如说,手中这笔环球的股份,是尽快脱手套现,还是继续持有,甚至于是冒险增持环球的股份,以图谋更大的利益?

且不提股东们各自不通的想法,道格-莫里斯敲了敲桌子,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大声道:“现在的情况很明显,环球被Spotify排斥在外。如果我们的竞争对手利用这个机会,以新渠道的盈利点为诱惑,拉拢和挖角我们旗下的创作者和版权供应方,环球会十分的被动!”

事实上,环球与Spotify谈判破裂的消息仅仅才传出去两天,原本与环球合作的版权供应方,就有两家直接委托律师支付了违约金,终止了与环球的合作。

对于环球这样的巨无霸来说,版权库是非常庞大的,数量在七位数以上。

但这七位数的音乐版权,并非每一首歌的版权都属于环球自身,更多的,反而是一些小的版权方,自身没有运作能力,将版权委托环球代为运作,环球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比如说一些独立歌手,或者干脆是投资音乐版权的个人和投资机构等等。

这些个人和机构,单一一家,手中的版权数量没有多少,往往也没有单独运作版权收入的能力。

但若是考虑到它们的庞大数量,所有版权相加,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