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摇滚教父 > 第763章 “年轻”的董事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尽管卢西恩-格兰奇和让-弗朗索瓦-杜伯斯迅速在底线附近达成一致,但这种涉及数十亿美元的合约,单单只是拟定合同,就需要双方的法务团队逐字逐句地争执许久。

最起码,在短短几天之内,是不可能搞得定的。

卢西恩-格兰奇并没有第一时间向北美汇报这个好消息,毕竟,维旺迪的尿性全世界人都知道。

签订好的协议都有可能反悔,何况现在合同还没有签。

要是把消息汇报回去了,又出现什么变数,那可就真是坑了个爹。

咳咳……

在卢西恩-格兰奇抓紧时间,催促让-弗朗索瓦-杜伯斯搞定合同的同时,在大西洋另一端的北美,罗杰在和胖子等人交换过意见之后,独自一人来到了宾夕法尼亚州。

和北美的绝大多数大型集团公司一样,康卡斯特最主要的办事处设立在纽约的曼哈顿。

但它的总部,却是在距离纽约只有两三个小时车程的另一座城市,费城。

在与大卫-劳伦斯的见面过后,罗杰就要求公司的后勤部门尽可能地收集康卡斯特的资料,也算是做足了功课。

这家公司在WASP和犹太人财团之间,大体上来讲保持中立,无论是董事会、股东,还是高层员工中,既有坚定的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也有信仰犹太教的信徒。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康卡斯特旗下的新闻媒体,整体来讲立场是偏右的,一点都不像是一个宾州出身的企业,反而像是来自德克萨斯。

不过这对【量子娱乐】的影响不大。

【量子娱乐】只是一家娱乐行业的公司,不会,也不可能去涉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一方面是风险太高,另一方面,也没什么必要。

参与到WASP和犹太人的冲突,又或者左派和右派的冲突当中去,对【量子娱乐】不会有任何的好处。

也不符合【量子娱乐】的利益。

而无论两家公司在“政|治立场”上如何,至少对于这种立场并不鲜明的企业而言,互相之间的合作,是绝对不会因为这一点而受到任何影响的。

和动荡不断的维旺迪不同,康卡斯特的管理层十分的稳定。

自1990年,新的CEO兼总裁布莱恩-罗伯兹上任以来,就一直稳稳地坐在这个位置上,没有任何的动摇。

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几年之后,布莱恩-罗伯兹还将董事长的位置一并兼任,并得到了康卡斯特的部分股权,从一位纯粹的打工者,变成了公司的合伙人。

布莱恩-罗伯兹也是康卡斯特绝对的“嫡系”,这位沃顿商学院毕业的高材生,自毕业就进入康卡斯特工作,一路晋升之快,完全超出了正常的“职场晋升速度”。

如今的布莱恩-罗伯兹还未满五十岁,从这个年龄,就可以看出他的晋升速度有多么的恐怖。

(注:没查到这家伙多大,不过2017年的照片看上去也就四五十岁的样子,就按这个设定吧。)

1990年,也就是将近二十年前,在不足三十岁的时候就坐上现在的位置,以康卡斯特的规模和体量而言,这绝对是康卡斯特董事会有史以来最为大胆的决策。

要知道,通信通讯和传媒行业,和一向以喜欢提拔年轻人着称的IT业不一样。

像脸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可以让二十多岁的人坐上首席执行官的位置。

但却几乎不会有任何一家传媒巨头这么做。

康卡斯特在这件事上的大胆,也是这个行业中不多见的。

罗杰很清楚这些大集团公司的秉性,如果说布莱恩-罗伯兹单单只是靠能力折服了康卡斯特的董事会,罗杰是肯定不信的。

当然,要说布莱恩-罗伯兹是个不学无术的超级二代,凭借着深厚的背景得到了这个位置,这就更加不可能了。

再深厚的背景,也不会有人拿着价值千亿美元的集团公司去让其败家。

只有背景和能力,这两者同时拥有,布莱恩-罗伯兹在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成为康卡斯特的掌舵者,这才是解释得通的事情。

——事实上,布莱恩-罗伯兹的背景确实不简单。

康卡斯特的前身,一家叫做【美国有线电视系统(AmericanCableSystems)】的公司,其创始人的名字叫做拉尔夫-J-罗伯兹,也就是布莱恩-罗伯兹的父亲。

一直到ACS改名为康卡斯特,一路发展过来,尽管在多轮的融资和扩张当中,拉尔夫-罗伯兹的股权份额有所稀释,但毕竟是公司的创始人,无论是话语权还是资历都很重。

再加上布莱恩-罗伯兹在毕业之后,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商业才华,最终才成功地说服董事会,子承父业,接手康卡斯特。

不过有趣的是,根据【量子娱乐】调查到的消息,布莱恩-罗伯兹手中握有的康卡斯特股份,没有哪怕一股是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而是花费现金买了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