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摇滚教父 > 第780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康卡斯特拿出了数十家、总计有超过两千万用户的有线电视网,作为入股的“本金”。

这些电视网,原先在康卡斯特旗下的时候,都是各自为营,这也是北美大多数集团公司所惯用的模式。

并购一大堆同行业的企业,然后重点培养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剩下的则全部放养。

被放养的那些,绝大多数都无法取得什么太好的成就,好一点的也就是每年能够上交少量的利润,差一点的甚至会负债累累,直至倒闭。

这种管理模式有一个好处在于,可以省下大量的成本。

不直接管理、子公司自负盈亏,哪怕出了什么问题,也不会牵连到母公司。

而只要有一个企业发展起来,哪怕其它的全部失败,都能获得巨额的回报。

举个栗子,淘宝,就是在这种机制之下成长起来的。

事实上,在当时马老板从软银拿到第一笔两千万美元的投资时,软银同时还投资了Ebay,以及另外几家网商平台。

但对于这些投资,软银秉持的态度就是放养,任由他们互相竞争,然后在每一轮的竞争当中,给胜出者更多的资金,同时增持更多的股份。

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些公司或者说平台,死掉多少都没关系,只要有一个成为最终的赢家,软银投资出去的资金,都会带来百倍千倍的回报。

最后的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内地的所有网商平台当中,软银总计砸下了十多亿美元的投入,而最终的“赢家”,阿里巴巴,则带给了软银价值超过两千亿美元的回报。

(注:2014年数据,软银有阿里巴巴34.4%的股份,按照现在的市值来换算相当于2500多亿美元。)

当然,康卡斯特对旗下有线电视网的管理,倒是不至于粗放到软银那种只投资,完全不插手的程度。

但也就仅仅只是共享各电视台之间的用户数据库、做一下大方向上的要求,仅此而已了。

至于说将这些电视台合并成一家,康卡斯特压根没有做过这方面的想法。

当然,这其中也有操作起来比较麻烦的原因。

北美至今,也只有寥寥几家遍布全国的电视网,不是没有原因的。

投资成本是一方面,但对康卡斯特这个级别的公司来说,如果只是钱的问题,并不难解决。

更重要的是法律方面的限制。

除了一家叫做【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机构,会对电视台电视网的经营资质进行审核之外,各州还有各自不同的法律限制。

如果仅仅只是在一个州,比如说加利福尼亚州播放,那么只需要遵守加州的法律。

如果信号范围覆盖全美,那么就需要同时符合全美50个州、一个行政特区、五个自由邦以及十几个其它“行政独立地区”的法律。

事实上,除了五大电视网之外,很多其它的电视网,比如HBO,号称是范围覆盖了全美,但实际上仅仅只是在本土的四十八个州进行播放而已。

康卡斯特旗下的多个有线电视网,大多数的范围都没有超过一个州,甚至很多都连一个州都无法完全覆盖。

这不单单只是出于经营成本方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经营资格的限制。

不过,在这些电视网并入了【量子娱乐】之后,罗杰就不打算再像过去那样,将这些电视网进行“放养”。

在和康卡斯特、高盛集团的代表交换过意见之后,罗杰与卢西恩-格兰奇,还有【量子娱乐】的其它高层开了个会,讨论了一番之后,就决定注册一家由【量子娱乐】全资控股的子公司,【量子有线电视网】。

然后,将康卡斯特转入到【量子娱乐】的数十家电视网,全部并入了【量子有线电视网】的名下。

考虑到【量子娱乐】内,并没有精通有线电视网方面业务的“人才储备”,罗杰特意向康卡斯特求援,从康卡斯特调来了一名叫做史蒂夫-伯克的高管。

后者是康卡斯特的首席运营官(COO),看似位高权重,但实际上,在大多数公司当中,COO都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

尤其是当CEO、总裁、董事会主席的权力欲望比较重的时候,COO几乎和一个吉祥物差不多。

但作为康卡斯特的COO,史蒂夫-伯克的能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对于有线电视方面的业务非常的熟悉。

康卡斯特之所以愿意将其送出来,也是为了一定程度上避免内斗所带来的损失。

在接到【量子娱乐】的邀请之后,史蒂夫-伯克没有考虑太久,就同意了这份邀请,成为【量子有线电视网】的CEO兼职董事长。

在上任之后,史蒂夫-伯克最迫切的工作,就是从【联邦通信委员会】获得全美范围的有线电视网经营牌照,而后逐渐将康卡斯特“送来”的数十家电视网整合起来。

当然,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

牌照方面的问题相对好说一点,【联邦通信委员会】每年都会拍卖一批经营牌照,只要花钱就能拿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