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摇滚教父 > 第807章 时代变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诞生】巡演的票价,罗杰稍微插手了一下。

而对于《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的销售定价,罗杰就完全没有任何干预了。

毕竟,到了如今这个年代,单纯为了“听歌”而购买一张实体专辑的歌迷,早已是不多了。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更为廉价的数字音乐。

每个月只需要花上几美元,就有数以百万计的歌曲可以任意选择,岂不是比购买实体专辑要划算得多?

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音乐刚刚诞生时音质粗糙的问题也早就被解决。

自从智能手机出现之后,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或者在线播放自己想听的音乐。

音质不差、便捷性更强、更便宜的价格,种种优势,使得数字音乐早已击败了传统的实体音乐。

后者,如今只有在少数智能手机还未普及开来的地区还有广泛的使用。

而在更多的地方,歌迷们购买一张实体CD或者黑胶唱片,所为的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听歌,而是收藏为主。

相较于数字音乐低廉的价格,实体专辑一张CD几十美元,一张黑胶唱片数百美元,这样的价格,也只有“家境殷实”的人,才有能力去经常消费。

而绝大多数的普通歌迷,买上一张CD都会心疼半天。

正是因为这一点,罗杰才没有对《逃离伊甸园》专辑的定价策略做任何的干涉。

反正,没钱的自然会去Tunes或者Spotify听数字版本,会购买实体专辑收藏的,大多也不差那点钱,没有必要给他们去省。

【量子音乐】的市场部门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调研之后,为《逃离伊甸园》这张专辑的定价总算是出炉。

从这张专辑开始,《摇滚圣经》系列将不再为包括拉丁美洲、印度等少数地区专门发行磁带版本。

这种载体,已经逐渐濒临淘汰,虽然还存有一定的市场,但却不值得为其专门发行一种“特供版”。

制作母带、拷贝等等,都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没有一定的销量支撑,肯定是划不来。

除开数字版本之外,《逃离伊甸园》最便宜的实体版本,就是零售定价为24.99美元的平装版CD了。

和如今大多数主流专辑的定价比起来,这个价格是略高的。

别看这几年通货膨胀得厉害,美元在不断贬值。

但实际上,因为受到数字音乐的冲击,实体专辑的整体价格是要比几年前还低了不少。

——没办法,不降价,就争不回市场。少赚点,总比不赚强。

如果关注过这方面价格曲线的人,会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以北美为例。

在九十年代或者更早的时候,一张实体专辑的普遍价格是在十几美元,进入到九十年代末期之后开始迅速上涨,在2000年代的头几年里,最高时甚至突破了三十美元的高峰。

但很快,随着数字音乐的发展,实体唱片的市场受到巨大的冲击,为了争取市场,大多数唱片公司先是采用了“打折销售”的方式。

即标价不变,依旧是二十多、三十多美元一张专辑,但在实际卖的时候,却会打个折,比如说六折,实际上十几美元就能买到。

通过降价的方式,唱片公司确实是争夺回了一部分实体唱片的市场。

在尝试到这样做的好处之后,各大唱片公司便是开始不断压低专辑的售价,最低的时候,甚至一度跌破了十美元。

要知道,自从CD载体发明以来,还从来没有过如此低的价格。

然而,随着数字音乐和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在2010年代,数字音乐再一次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完完全全地将实体专辑踩在了脚下。

大约到2015年前后的时候,实体唱片的市场,已经是下降到数十年以来的最低点。

到了这个时候,唱片公司终于意识到,通过“价格战”的方式,让实体唱片和数字专辑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实体唱片毕竟是存在着高昂的成本,从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要花钱,再怎么降价,也不可能比数字音乐更便宜。

很快,又有唱片公司想到了办法:既然不能将其作为“一般商品”来销售,那么就改变它的属性吧。

以前人们购买实体唱片,是为了听歌。

那现在,就为其“添加”上其它的商品属性。

譬如说收藏、比如说帮助爱豆冲榜等等。

——尤其是后者,死忠粉的消费能力,可是非常惊人的。

其实后世那些明星之间的“冲榜大战”,其根本目的,就是刺激粉丝们的消费。

而且,为了尽可能地从这些“冲动消费型”粉丝身上捞钱,唱片公司不再低价出售实体唱片,反而让它的价格越来越高。

这样的做法,也确实起到了效果。

虽然没有能够让实体唱片重新回到三十年前的辉煌,但却也止住了颓势。

一直到罗杰重生之前,实体CD唱片的价格,似乎又有了突破三十美元的趋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