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摇滚教父 > 第834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和《X战警:第一战》先后立项。

前者制片预算就超过两亿五千万美元,后者的投资规模要小得多,但预算也在一亿美元之上。

两部影片将分别在明年和后年上映。

这两个大项目的立项,好像给一潭死水的好莱坞投入了两块巨石。

尤其是对于二十世纪福克斯之外的其它五大来说,这两个大项目所带来的刺激尤为的大。

毕竟,六大之间虽然在很多事情上密切合作,但彼此之间的竞争也不少。

环球还好说一点,在被康卡斯特收购并“转手”之后,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同在【量子娱乐】旗下。

虽然并非是全资的子公司,但也可以算作是“兄弟公司”,倒是没有感受到太强的压力。

迪士尼也不慌,在并购了漫威影业之后,迪士尼手握《复仇者》系列大部分的版权,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走下去,一步步将《复仇者联盟》推上大银幕,就足以稳居不败之地。

但对于华纳兄弟、索尼-哥伦比亚、派拉蒙这三家来说,受到的冲击就很大了。

一时之间,三大纷纷开始寻找合适的项目,准备推动自己的“超级大片”计划。

连锁反应之下,六大的动作,也迅速波及到下一级,诸如狮门、艺匠这样仅次于六大的电影公司当中。

而后再随之向下,在短短的时间内,对整个好莱坞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可以说,《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和《X战警:第一战》的立项,将在未来数年内,对好莱坞的整体格局产生漫长而深远的影响。

不过,在【量子娱乐】内部,这只是两个“重点项目”罢了,还没有到那种需要推动整个集团公司的力量去保驾护航的地步。

《X战警》系列没有那么大的价值。

《星球大战》的价值倒是够了,但作为一个成熟、稳定的系列,也无需动用太多的额外资源。

根本没那个必要。

因此,尽管两大项目在好莱坞内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但在【量子娱乐】的层面上,产生的影响却是要小得多。

当然,这所谓的“小事”,只是和整个集团公司的大方向相比起来的“小”。

但在【量子娱乐】内,这两个项目的级别,仍然是“重点关注”,需要有高层随时过问。

虽然说罗杰已经卸下了董事长的职位,但作为公司的大股东,对于【量子娱乐】内一些重要的项目,乐队的代理人仍是会定期将最新的进展汇报给罗杰。

若是有什么需要插手的地方,罗杰也不会客气什么。

在任何一家成熟的商业公司当中,公司高层的权利来自于董事会、董事会的权利来自于股东。

所以,归根结底,股东才是“最大的”。

只要有正当的理由,股东们随时都可以对公司的运营进行插手。

当然,关键性的因素仍然是那么几个:正当的理由、足够比例的持股份额,以及经由股东大会投票决议的流程。

对于这两个项目,罗杰倒是没有什么插手的兴趣。

在罗杰的记忆中,《星球大战》系列,在北美和欧洲以外的市场上表现一向欠佳,但仅仅只是这两块市场,就足以让二十世纪福克斯赚的盆满钵满。

至少,在罗杰的前世,只要挂上《星球大战》这个名字,就从来没有出现过亏损的情况。

这是其它任何系列都没有做到过的,哪怕如《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乃至于《正义联盟》,都出现过亏损的项目。

但《星球大战》系列,却是从未有过。

至于《X战警》,罗杰前世并非是一个超级英雄电影的粉丝,时间又过去得太过久远,印象实在有些模糊。

但大体上来说,这个系列,在彻底拍烂之前,还是有利可图的。

就算电影票房出现了亏损,依靠周边收入,也能将利润给赚回来。

这种大制作,主要的盈利来源从来都不是什么票房收入,而是各项版权授权,尤其是周边。

对于这两个项目,罗杰并不打算插手。

一方面是没兴趣这么做,在决定卸下【量子娱乐】董事长的职位之后,罗杰就决定将精力更多地放在音乐和家人身上。

只要【量子娱乐】的发展情况平稳,能够为自己提供足够的收入和“保护”,罗杰就打算安安心心地当个甩手掌柜。

另一方面,罗杰对电影方面的业务了解有限,胡乱插手,反而更有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倒还不如什么都不要做。

很多时候,所谓的“上位者”自身未必要有多么出色的能力,只要能够把握一个原则: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这样,至少可以确保不会出大的乱子。

没有对这两个项目提出任何意见,仅仅只是吩咐乐队在【量子娱乐】的代理人对其保持重点关注,罗杰就重新将精力放回到了【诞生】巡演上。

平均每周两场演出,每隔三四天,就要乘坐着【黑暗使者号】前往下一个城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