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振大明朝 > 第三百二十九章 敌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在慢慢地推移着,两支船队相向而行,越驶越近。这时候即便不用望远镜,站在船头上的人也已经能够看清楚对面船只的轮廓了。郑芝龙也在一直观察着,但他依旧无法从外观上判断出这支船队的来历。

看到对方依然没有打算调头避开的迹象,郑芝龙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下达了准备作战的指令:“去,向全军传达本将军的命令,要咱们的船往东南方向转,一字排开,抢占横队。同时也告诉孙大人,让他保护好商船,不行就带着那些商船往后退一下,以免造成损伤。”

小心使得万年船,在海上厮混了这么多年的郑芝龙,对于危险有种天然的嗅觉。虽然暂时还是无法确定对面的船究竟是意欲何为,但对方看上去明显是来者不善。今天十有八九是要做过一场,杀出一条路来才行了。

所以在看到了己方最后边的那十艘新式战船,已经挂起了李性忠的旗号,而且还正在向右做转向之后。作为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海军指挥官,郑芝龙自然也看得出来,李性忠这是打算从侧翼进行包抄。为了保险起见,郑芝龙没有命令自己手下的战船跟着李性忠的船去向右运动,反而是下令向左,希望能够仗着自己船多炮多,抢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占领T字头。

从古至今,不论是在江河湖泊上进行水战,还是在大海上进行海战。但凡是驾船进行作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比较分明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冷兵器时代,以接舷跳帮以及冲撞作战,并辅之以远距离的弓弩甚至大型的投石机为主的水面战斗。

第二阶段则是地理大发现时期直到19世纪中叶之前,这个阶段虽然已经发明了各种型号的火炮,但由于依然是以黑火药为主,炮弹的威力还不足以完全摧毁一艘大型的战船。所以这个时候的战斗虽然已经开始以炮战为主,但接舷战、跳帮战以及冲撞战术依然十分盛行。

第三阶段就是有了铁甲舰之后的时代,这时候得益于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火炮的威力不仅仅体现在各种类型的火药上,更是体现在整体的造船工艺上。可以说,这已经是进入了巨舰大炮的时代,比的就是谁的船大,谁的船跑的快,谁的船炮口粗,谁的炮多。同时也看谁的船防护更好,更扛揍。

第四个阶段是众所周知的航母的时代。飞机的出现,完全颠覆了千百年以来的海战理念。你的炮管子再粗,炮弹再大,射程再远,还能比得上飞机航程远,所携带的炸弹威力大吗吗?

当然了,这就又扯远了,先回归正题。在有了火炮之后,风帆时代进行的海战,虽然仍没有摆脱古代海战的桎梏,但也是有几种较为先进的海战套路的。其中最好的战术自然是“T”字形战术,可这种战术几乎是很难完美地实施出来的。你想抢占T字头,集中优势炮火以多打少。但对方也不是傻子啊,怎么可能会直愣愣地排成那一竖,把自己的战船送到你的炮口之下?

除非对方的指挥官是个傻子,甚至可以说,与其期盼对方排成那一竖,还不如祈祷让掀起一阵巨浪,直接把对方的船全给打翻吞没呢!

所以在双方都想抢占T字横头,同时又要避免自己成为那一竖的情况下,逐渐就又有了另外一种战术,那就是“双舰战术”。即将己方的战船分为左右两队,将敌舰夹在中间,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种包围,也能赢得火力上的优势。

这两种战术互有优劣,很难说出哪一种更好。因为在实际的海战中,一旦双方展开,就会有许多的变数,根本不是人力能全部掌控的。所以一场海战下来,想要做到全歼或者形成绝对的优势,那真的是太难了。

郑芝龙现在就是这样打算的,自己现在提前展开,如果能够按照原定计划成功抢占T字头,那自然是最好的。若是不能,那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到时候与李性忠的战船形成夹击之势。现在李性忠的船只还在自己右后方,对面即使注意到了,那也未必就能看出李性忠的意图,郑芝龙现在打的就是这么一个时间差。

而且别看李性忠手里只有十艘大船,似乎不怎么强,可船上的火力却是一点都不弱,加起来有大小三十多门火炮,每条船都堪比自己两艘的火力了。因而对方就算看穿了自己这边的意图,想要先解决李性忠,然后再回身来和自己进行决战,那可就真的大错特错了。李性忠可不是一只软柿子,那是一块铁板,还是一块足以让人把脚踢到骨折的铁板!

只要对方敢直愣愣地闯上去,那肯定是够他们喝一壶的。到时候自己再尾随包抄,说不得就又是一场大胜。至于说可能会给李性忠造成的损失,则直接被郑芝龙忽略了。打仗嘛,怎么可能没有损失?只要胜了,谁还能说什么不成?

总不能说你手下士兵的命是命,我的儿郎的命就不是命吧?是人家先找上的你,又不是按老郑指挥他们先打你的?这种事情,总要有人付出,有人牺牲不是?若是对方找上了俺,俺也不会有二话,只能自认倒霉。反正最后说白了,只要能够打赢,就算是闹到皇上那里,郑芝龙也是不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