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巫还是不懂,马麟也不敢再深入说下去。
关于自由村,马麟其实有自己的思考。
现在的共同部落,主要的聚集地大概就是共同小镇了。
而共同小镇的位置相对来说不算很好,只能作为一个暂时的跳板,等待下一步的计划。
当然了,如果生产力跟得上的话,共同小镇到荒城的距离,其实是大有发展前途的。
生产力上去了,这里可以建设一个方圆接近两百里的大城市。
城市囊括共同小镇到荒城的距离,南邻大河,北近群山,至于东西方向,也能够拉去很长。
可惜的是,这些都只是设想,目前的共同部落,压根没有建设高楼大厦和都城的能力。
共同小镇的房屋除却议事大殿以外,其余的房间都是一层。
议事大殿其实也不是有多先进的工艺,而是靠砖来堆砌。
怎么堆砌?
下面多,上面少,越往上越少。
就这样一个原理。
因此,在荒原内部发展一个又一个的小村庄,自然也是一开始就考虑进去的。
只是这层考虑,多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因素。
至于这个因素是什么,苏忆昔听了一定会特别高兴。
是的,在南邻大河,东西有共同小镇和荒城保护后,荒原这块宝地,就值得好好的开发了。
至于下一步,那就是驱逐英招,入主北地。
不过那些事情有点过于遥远,因此,暂时先把荒原里的村庄建设起来。
自由村。
作为一个城中村,相对于周边而言,它的环境是非常不错的。
一个安逸的环境,当然得考虑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了。
所以,马麟考虑的就是这样一个自由村。
男耕女织。
一男一女即一家。
那外围呢?
共同小镇往北是竹山路,竹山路偏东就是铁矿村。
你想想,下一步必然是从铁矿村往北,因此,这中间的大片荒原,是不是安养生息的好地方。
当然,这些战略石巫不明白,马麟也不会给她说。
石巫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回去自由村,按照马麟的安排把自由村建设起来。
至于需要的东西,很简单,共同小镇一律支持。
首先是人口,修建出来的房间大概也就十多间,能够容纳的人口充其量也就三十多人。
石巫带过去的人口就有十多个,加上建筑队和木工队,刚好有三十多人。
不过建筑队和木工队已经离开,剩余的就是石巫带过去的十多个男子。
这些男子虽然有老有少,但是年纪却也都在十多岁到四十岁这样一个区间。
所以,把他们原来的妻子从采摘队或者其他地方送回来就行。
石巫呢?
她年纪大了,就做一个好的村长,执行马麟的命令就行。
这样一来,自由村的人口总算是确定了下来。
“石巫,那边修建的房屋是十六间应该没错吧!”
马麟不放心地问,毕竟,他还没亲自去看过呢?
得到石巫肯定回答的马麟又继续问道:“那你们是有十五个人没错吧!”
这一次,石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沉思了好一会。
马麟估计,她是在回忆,看看到底有多少人。
“族长,不对。”
“什么不对?”
“我们不只是十五人。”
“那有多少人?”
“十六人。”
“十六人?”
“对,加上我十六人。”
“也就是说其他的人人口是十五人嘛。”
“是这样吗?”
“嗯,如果加上你是十六人的话,其他的人自然就是十五人。”马麟肯定地道。
石巫的反问差点没让他崩溃。
得到了答案的马麟,盘算着自由村接下来的生存过程。
给这十五人配齐妻子以后,那就是十五对夫妻,三十人。
再加上石巫,总共也就三十一人。
三十一人作为一个村子小吗?
答案是肯定的。
小。
可行吗?
答案也是肯定的。
可行。
这三十一人,必将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辐射整个荒原。
想到这里,马麟不由会心地笑了。
有了人口,一切都好办事了。
下一个问题,这些人口的食物。
不说过几年,最开始这两年,必须得有足够的食物来支撑。
考虑到目前小麦和粟米的情况,下一年,自由村的这三十一人就能作为一个生产队,对小麦和粟米进行种植。
而今年剩余的时间,就只能靠野外的食物充饥,解决生存问题。
好在人口不算太多,在石巫的领导下,自由村实行现在的“大锅饭”政策就行。
往后很长一段时间,也必将实行这个政策。
如此一来,就算解决了吃的问题。
关于喝的,有从共同小镇旁边池塘引来的水,暂时也应该不成问题,只是因为路途过于遥远的原因,得经常清理沟渠的杂质。
人活着,无外乎衣食住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