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的弟兄们在郭小五的带领下,跟随着撤退的大部队一路赶往北平……
1933年3月19日,进攻喜峰口的日军久攻不下,对中国军队展开对峙,主力调回承德,以图等待机会再战,遥望华北地盘虎视眈眈。
然而日军主力部队调回承德后增援,4月21日,日军第十旅团主力对南天门展开凶猛进攻,守卫南天门的第二师在四月25日伤亡惨重,由第八十三师接替南天门防务,顽强抵抗到至4月28日,整个南天门成为一片焦土,才下令放弃南天门中央据点南撤,日军占据南天门。
喜峰口,在4月11日日军增援三万兵力猛攻冷口,商震部伤亡惨重命令撤退,日军占领冷口以及刘家口,白羊裕,迁安失陷后,宋哲元的二十九军一部腹背受敌,奉命撤退到通县以东沿运河布防。
此战由张学良指挥调集24个军共20余万人布防,日军128个骑兵不费一枪一弹轻取承德,10万东北军又不战而退。
日军骑兵,步兵,空军,海军共调集4万人,以及3万余伪军部队。
此战日军伤亡2600余,中国军队伤亡4万余,于5月12日日军突破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军何柱国部,第六十七军王以哲部所驻守的阵地,先后占领河北丰润,遵化,玉田平谷蓟县三河等县,直逼北平,天津。
后以长城抗战签订卖国的《塘沽协定》而告终。
《塘沽协定》的签订激发了全国百姓的愤怒,同时在喜峰口胜利的激励下于失败的国耻之中,迎来了一场抗日救国的大热潮……
对于郭小五来说喜峰口一战,他在战场上胜利了!但这次战争还是以失败为结尾敲击着他那一颗爱国的心脏,为之愤怒着,不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