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农家福妻养包子 > 第49章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二毛喝光碗里的水,又蹲去木桶旁往里舀,显然是被咸到了。

分家后,林羡与几个孩子朝夕相处,也发现了些小问题。

譬如沈二毛的一双手,很少有干净的时候。

平日里,这孩子总喜欢东摸摸西摸摸,瞅见地上有什么东西,也总喜欢捡起来看可不可以吃。

林羡自己的童年是在山里度过的。

外祖母对她还算上心,即便是冬日也会烧了热水给她洗澡。

然而,同村其他孩子却很少有这样精细的照顾。

外祖去世那年,十九岁的林羡再次回去,那里的孩子依然穿着旧棉袄,喜欢伸着脏脏的小手,向外乡客讨要零钱。

说到底,还是家长没给他们灌输卫生意识。

林羡去吴寡妇家蒸了一碗芋头作早饭,然后把自己与孩子换下的衣物装进木盆,又把炕上收拾了一通。

沈二毛心里想着酥炸小鱼,吃完芋头也不跟着哥哥在院子里捡碎砖,只牢牢缒在林羡后头。

瞧着林羡忙这忙那就是不去抓鱼,他动了点小脑筋,故意道:“娘,晚些我还得陪三毛玩花绳,就不能帮你杀鱼了。”

“那刚好,”林羡拿笤帚扫着屋里的地:“咱们也不用去捉鱼,反正家里有盐,中午就吃芋头沾盐水。”

沈二毛:“……”

以为娘没听懂自己的暗示,他又说:“如果有小鱼,我肯定能吃更多芋头。”

“吃多容易积食,少吃点挺好的。”

见后来的娘打定主意不去抓鱼,沈二毛拿起一旁的畚箕,打算藏去外面。

娘扫不成地,肯定得去捉鱼。

结果,他拖着畚箕刚转身,娘就叫住他:“把畚箕给我。”

“……”

沈二毛把畚箕送了过去。

林羡直起腰,佯装不经意地说:“以后咱们刷完牙,也像你今天早上一样,把盐水喝下去,盐水扛饿,还能少做一顿早饭。”

沈二毛:“…………”

他喝那个盐水,不是因为喜欢。

是觉得又喝又吐太麻烦,才给自己想了个懒办法。

“那个不好喝,我喝了肚子疼。”小家伙摸着肚子,开始睁眼说瞎话。

“真的?”

怕后来的娘喝过盐水就不肯再给做饭,沈二毛又道:“我明天就不喝了,也像哥哥那样吐掉。”

有了他这个保证,娘才相信他:“既然这么难喝,那还是算了。”

只不过,娘随后又说:“要是哪天再让我发现你偷喝盐水,说盐水不好喝是不想给我喝,咱们以后就顿顿吃芋头沾盐水。”

沈二毛舔舔嘴巴:“以后我肯定也不喝了。”

他还想吃东坡肉还有笋尖炒鸡蛋,不想天天吃芋头沾盐水。

从后来的娘那儿得到准信,中午还吃酥炸小鱼,沈二毛终于不再赖屋里。

糊弄好小的,林羡才端着木盆出门。

沈大毛看到她就没再捡碎砖,拎起木桶要跟着一块儿去河边。

后来的娘端着的木盆里,大多是他和弟弟的衣裳。

以前跟爷爷他们住在隔壁,后奶奶嫌他们每次换洗衣裳多,特别是冬天,为了让他们少换衣裳,故意不给他们烧水,也不给他们做新衣裳,实在要洗了,后奶奶能骂上一整天。

他还记得,没来下塘村之前,爹爹雇了一对老夫妇照顾他们。

老头儿负责看门劈柴,老婆子负责给他们洗衣做饭。

那时候,他经常让老头儿驮着他去买糕。

有一次老婆子照顾三毛时打盹儿,害三毛流了两天鼻涕,等爹爹布防回来,他就向爹爹告状,让爹爹扣他们的月钱。

可后来的娘不一样。

她给自己还有二毛三毛洗衣做饭是没工钱的。

到了河边,林羡就让沈大毛先回去。

然而,沈大毛回到家,背上竹篓又去了河边。

但他没去找林羡,而是在附近拾柴,偶尔往河边瞅一眼,看到林羡还在,才继续捡地上的树枝。

林羡没跟村里的妇人一块儿,而是选了上游洗衣裳。

农历十月初,湍急的河水已有寒意。

她先拿皂角搓过衣裳,再用从吴寡妇那儿借来的棒槌敲打,两件衣裳洗下来,手法才越来越娴熟。

一盆衣裳洗完,林羡没急着回去。

她把洗好的衣裳丢木桶,自己脱掉鞋袜,用木盆在河边舀小鱼。

沈大毛发现林羡在河边捉鱼,把半竹篓的柴送回家,又到隔壁找吴寡妇借了个大陶碗,然后匆匆跑去河边找林羡。

中午林羡把大半碗猪油融在锅里,用小麦粉裹上小鱼,做了满满两碗酥炸小鱼。

仨兄弟正吃得满嘴冒油,隔壁传来老钱氏的号丧。

起因是,沈家的臭水沟给堵住了。

寅时沈大勇做好早饭下地,天还蒙蒙亮,用过井水也没注意地上。

这会儿沈明珠被老钱氏使唤着洗衣裳,谁知道,几盆水倒下去,水沟开始往外溢水。

沈明珠嫌脏,丢了衣裳就躲开去。

老钱氏歪着脖子出来,发现自己夜里挖的水沟中看不中用,不但没把脏水渗去隔壁,反而淹了自家院子,自己的裤衩还在水沟里,差点当场就去了。

因为隔壁闹‘水灾’,林羡便请孙大海加固了墙根,防着那边的水漏过来。

林羡下午又去一趟裴家,确认裴大的腿没再恶化才回来。

结果,刚进门,吴寡妇也来了。

看出吴寡妇有话说,林羡主动问:“婶子找我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