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男主,明天见! > 第326章 随笔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修身,是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古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想要达到平天下的目标,首先得就是修身,完善自己,行为有规范。

山东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孔孟之道,也就是儒家之道在山东大兴,最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为中国文化增光添彩,并且对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山东的学子们,无一不是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成长的。孔子周游各国,游说诸侯,传达他的理想抱负,曾临泰山,抒怀畅志,考察封禅,学习礼仪。明代《泰山志》中记载:“泰山胜迹,孔子称首。”但是泰山却不仅仅只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除了这些自然胜景之外,泰山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古人眼中,东方是生命之源,是希望和吉祥的象征,因此他们往往把雄伟奇特的泰山视为神灵,于是,泰山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神灵之宅”。古代人是十分迷信的,尤其是帝王,他们称自己受天意的任命来管理百姓,于是他们更是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无上权力的象征。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比如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把封禅作为治国安邦、修身养性的第一要务,在位期间前后八次登封泰山。

帝王到泰山封神祭祀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从黄帝舜帝开始就有了这样的习俗,一直流传到明清时代。泰山封禅意味着受命于天,昭示着国家统一,彰显着国泰民安,因此,历代帝王莫不竞相效仿,泰山封禅这一“旷世大典”,在中国执着的演绎了数千年,众多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皇帝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着述,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传世名篇与稀世的壁画彩塑应有尽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古建筑群,古代庙宇,无一不是瑰宝,是历史的珍珠,是人类的精神传承,可谓是文化遗产极为丰富。

除了帝王封禅活动带来的文化遗产之外,泰山,还是文化的凝聚中心,无论出身贵贱,身份高低,信仰异同,在泰山都能找到精神的归宿。

泰山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是最早接受佛教的名山之一,儒、释、道三教相融,佛道同宫,儒释相依,“三教合一,合而不同”达到了极致。

四世纪中期,佛教传入泰山。着名的泰山经石峪是北齐人所刻的佛教经典《金刚经》。唐宋时,灵岩寺极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灵岩寺称为天下“四绝”之一。泰山道教早在战国时就有方士隐居岱阴岩洞;秦汉后词庙林立,诗人王心鉴在《登岳》一诗中亦有:“优游沐清风,骋怀啸岱山。汉柏揖朝华,秦松别暮烟。云海洗心尘,天路褪狂狷。由来访胜境,乾坤此为巅。”的诗句赞之。

泰山之山,广阔无垠。都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可是山的胸怀,谁说比不上海呢?

泰山不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人文历史的精华,拥有着人类数千年的智慧结晶,从蛮荒上古到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泰山,以一个静默者的姿态,见证了这一切。它允许风流才子写诗铭碑,赞美它的广阔与胜景;允许帝王们,封神祭祀,用它的巍峨扞卫权利;允许工匠们,在它的身上修宫筑殿,让人类智慧的精华流传千古……

当人们登高而眺,总会从心中涌现出许多感慨。自然的灵气会洗涤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好的体验山的胸怀。

山之所以为山,就是在于它的无限包容。上山之路重重叠叠,然而山顶之风光,途中之体验,足以让人倾心。山的胸怀无限宽广,可以容纳古往今来的时间铭刻,泰山更是其中之最。

人生一世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全看你怎么度过。君子学习礼乐射御书数修身养性,正如泰山一样,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容纳世间万物,涉猎广泛,才能显得自己胸怀宽广。而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应该像泰山一样,有包容一切的胸怀。广泛涉猎,全面发展,不能只汲汲于一个领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与天地,挣脱不出去,就不会看到更广泛的天空。

无论好的、坏的,泰山都接受了,但流传到现在的,无一不是精华,无一不是瑰宝。我们也应该如此,大胆地去尝试,去接触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这样才会有新的体验,新的领会,然后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喜欢什么样的。如果我们于去接触新事物,拿自己就永远都止步于当前,永远不会进步,一个人,如果不能进步,那他盈利啊明天的意义是什么呢?明天,蕴含着新的进步,蕴含着新的希望,我们必须走出舒适圈,大胆的去尝试才可以。

修身修身,不过于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拔高自己的眼界,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眼界被限制在一方世界之中,就好似井底之蛙,这样就永远不会有成长,必须要去接触新的事物。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可以做出无限的可能,就像泰山一样,巍峨,震撼,包容,荟萃。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因为它们接受过时间的洗礼,所以更懂得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如何为这个世界,即便是默声不语的泰山,也足以教授我们许多道理。

泰山是齐鲁大地上一颗明珠,也是齐鲁历史的一道缩影,让我们从中窥视到深奥的道理。修身之道,在于学习,在于容纳,在于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