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警花追我到元朝 > 百家论坛:越王李律,到底是不是谋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百家论坛:越王李律,到底是不是谋反?

“还有,就算五千陵卫被越王拉拢成功,为何成宗的扈从兵马和侍卫,也能被拉拢?以大唐严密的体制来说,这点难度太高了。”

“先来说说正史。明德十六年九月初二,成宗刚刚废黜太子,去道陵禀告父母废太子之事,可是因为突发脑溢血,在山城驾崩,年仅五十五。然后,本来就在道陵守陵的越王,乘机矫诏,说成宗遗诏立他为皇太弟,当夜就在成宗灵柩前即位。”

“可是,既然是矫诏,为何护卫成宗去唐陵山城的禁军侍卫,会乖乖听命于越王?五千陵卫也乖乖听命矫诏?难道他们,对成宗没有任何忠心么?”

“接着,越王就在山城昭告天下,说成宗遗诏立他为太弟,他已经在道陵即位了。然后,越王以大唐新君的姿态,护送成宗灵柩,率军来到长安城下,要求辛皇后打开城门,迎接成宗灵柩入紫禁城。”

“六十六岁的辛皇后假意应承,但要求率领大臣出城亲自查验成宗遗体。越王见辛皇后年老,又没有带兵出城,就答应了。”

“可是辛皇后见到越王后,立刻取出成宗之前立好的遗诏,说成宗离开长安前,已经写下来立她次子为新太子的诏书,说成宗绝对不会在弥留之际立越王为皇太弟,说他矫诏,谋反。号召陵卫和拥护越王的禁军反正。”

“越王立刻就被本来拥护他称帝的将士拿下,被废黜王位关押起来。三天后,辛皇后的次子鲁王就在成宗灵柩前即位,是为真宗。”

“这是正史记载。呵呵,越王就这么被拿下了。一个老太太,带着一群大臣出宫,来到已经称帝、还拥有成宗灵柩的越王面前,拿出一份所谓的遗诏,就将越王拿下了。这就是所谓的越王之乱。呵呵。诸位,难道这不是太奇怪了么?”

“这有什么奇怪?”张大节说道,“辛太后长子,本就是太子。只是因为玩儿鹰时,被海东青啄瞎了一只眼睛,五官不全,这才被废黜太子之位。除此之外,成宗九子,只剩辛太后的小儿子鲁王是嫡子了。鲁王被立为太子才最正常。只是因为成宗去道陵,来不及宣布罢了。”

“难道,成宗还会立杨贵妃和颜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么?不可能。至于立弟弟越王为太子,那就更不可能。成宗在道陵弥留之际,长安还不知道消息,他身边只有越王一个皇族。一定是越王乘机矫诏。”

封永清冷笑:“成宗弥留时,身边只有越王一个皇族?不!”

张大节道:“这是正史记载的史料。成宗平时没有病危征兆,他是突发脑溢血,不到一个时辰就驾崩了。他身边只有越王一个皇室成员,没有其他皇族,也来不及叫其他皇族。而且,太子刚刚被废,这都给越王创造了机会,促使他为了皇位铤而走险。”

封永清拿出一份电子扫描复印件,“这是我在唐陵山城好不容易得到的资料。这上面记载,当时除了越王,唐陵山城当时还有一个皇族,颍王李速!成宗驾崩时,颍王李速也在道陵,就在成宗身边!”

什么!怎么可能?

张大节拿起电子扫描件,仔细看了半天,才苦笑道:“正史记载,颍王犯错,罚圈禁三年。但没有记载,圈禁在何处,一直以为不是圈禁在王府,就是圈禁在大内。谁知,竟然圈禁在唐陵山城!”

封永清道:“对。这就是最大的问题。还有,颍王就是这一年死的,史书记载是病死,年仅二十四。可是,他的四个儿子,没有一个封郡王,公爵都没有,只捞了一个侯,其他三子,也只是封了伯爵。成宗九个儿子,他死的最早,四个儿子待遇也最差。这也是疑点。”

“真宗和辛太后再不喜欢颍王,也不至于因为犯了一次错,就如此对待吧?除非,他还犯了更大的错。”

张大节沉吟着说:“你的意思是,颍王才是矫诏之人?所以辛太后和真宗要惩罚他?但为了成宗脸面,又没有公布其罪责?又消除了当时颍王也在道陵的痕迹,将罪责全部推给越王?”

封永清摇头:“也不像。我的推测是,颍王和叔叔越王,在道陵一起守陵数年,叔侄之间应该达成了某种协议。颍王不是嫡子,不受成宗所喜,更不受辛皇后待见,他有没有班底,是绝无可能继位的。”

“可要是有叔叔越王支持,那就有机会了。越王本人在海外有封国,在朝中也有一些势力,而且越王奸诈,很会拉拢人心。加上伪装至孝,在当时名望很高,有贤王之称。”

“在当时的情况下,叔侄一起合作矫诏,说传位给越王,将士们才可能相信。毕竟,要是矫诏的话,成宗亲儿子,怎么会认同叔父继位?叔侄两人合作,加上太子已经被废,新太子还没有公布,将士们也只能选择相信。毕竟,成宗弥留时,身边只有弟弟和儿子。”

“叔侄间的协议,应该是越王继位之后,立颍王为皇太侄。将来再把皇位传给侄子。颍王当然是不敢信叔父,可他只能赌一次,这是他继位的唯一机会。而且越王的儿孙都在海外,他获封皇太侄的机会还是有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