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从长坂坡开始 > 第260章 传播礼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不用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0章 传播礼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不用谢

“其实我是希望通过打通西南商路,从而通过商路买到河曲马,可前提也得给这些西南养马人一些好处。”

地处高原的人,冬日里需要茶叶,免得天天吃肉没有蔬菜容易得病。

以茶易马绝对是能够获取巨大利益。

“这么说,定国是心中早有腹稿了,故而才会说的条条是道。”诸葛亮扇着羽扇笑问道。

“知道此事后,自然是整理了心中一些想法。”

“定国尽管全盘托出,让我等参详参详。”刘备对于关平的想法,倒是感兴趣的很。

“大伯父,我的计划就是要开发大西南,充分利用蛮夷的力量,让他们认同我们的中原文化,继而转变为我们的助力。”

“开发大西南?”

刘备面带笑意,对于关平的说法,倒是想起来了,武帝就曾如此派人做过。

诸葛亮端起漆杯喝了口茶,示意关平继续说。

“简单点来说,就是中间商赚差价。”关平环顾四周见没有外人,便直接说道:

“我们用江东的盐先换取西南马,然后卖给江东,肯定能获利巨大。

再从江东购买大量的盐,去换取更加高大河曲马,剩下的用盐换取西南的牛,来增加耕牛的数量。

如此一来,我们只是付出了时间上与第一次所消耗的钱财,便可为我们赚来大量的好马。

后续钱财成本皆是有江东出了,这便是商机。”

关平如此一说,便让刘备想起资助过他的中山商人张世平与苏双两位旧友来了。

他们两个也是通过地域差异的价格用来贩卖行商的,倒是与定国所言差不多。

“定国若是在盛世,一定是个善于理财之人。”诸葛亮也是深得谈话技巧,随后又道:

“可是这慢慢行商路上,不知道要遭遇什么危险,蛮夷的偷袭,瘴气,毒虫,很可能你在行商路上,血本无归,这些风险需要我们承担。”

“军师说的对。”关平接过话茬也不恼,继续笑呵呵的道:“故而我们对西南夷人采取近交远攻策略。”

“近交远攻?”

诸葛亮诧异的瞥了一眼关平。

“没错,我与沙摩柯歃血为盟的目的就在此,雇佣他们为我们所用。

五溪人在山间行路,如履平地,我们自是比不上。

大伯父可借此机会,征召一支专门可以在山地作战的部队。

夷人不喜田地赏赐,多贪财,又狠辣。

只有打服他们才能让他们为我们所用,主公可把大小溪中首领封为汉吏,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

让这些底层蛮人成为我们汉军的一部分,到时候大西南有任何一族的叛乱,皆有他们出手平定。

我们只给赏赐,做到以夷制夷的策略。

此乃千金买马骨,也可以说是釜底抽薪,牢固稳定我军后方。

免得那些溪王或者蛮王拥兵作乱作乱,到时候前线兵力不足,也可调他们壮壮声势。”

关平所言就是诸葛亮后来平定南中,花费不小所创立出来的无当飞军。

这番话说的刘备心动不已,荆南四郡本就是人口稀少,百姓种粮食还不够用呢,在征兵,必然会惹得百姓不忿。

关平从临湘县大姓手里敲出了万余人口,刘备心中是欢喜的。

恨不得其余三郡,也能像侄儿这般,敲出如此多的人口来填充版籍。

而且江东也总是征伐山越,强者为兵,弱者充户。

若是此法用于五溪人,如果也能奏效,几十万人口,定能出现不少强兵,便是解决了兵源。

这些人只爱钱财,不爱田地,可比中原士卒要好赏赐的多。

毕竟土地也总是不够分。

以夷制夷。

对于这个说法,诸葛亮表示理解,就像那些臣服大汉的藩国一样。

只是五溪人他们不是藩国,分散的也更加散乱。

他们与五溪人交好,若是路上有夷人前来捣乱,完全可以让五溪人出手,这样转移了矛盾,就变成他们夷人之间的矛盾了。

“定国所言倒是让人挑不出错来。”

徐庶更是一阵点头,以夷制夷,这个词用的好啊。

让原本臣服各个渠帅里的士卒,成为大汉的士卒,既保证了他们战斗力,还削弱了渠帅在本地士卒当中的威信。

关平眨了眨眼,这就是大汉雇佣军,花钱买命。

“大伯父,我还想起一件事,我与五溪人的大巫交谈的时候。

他竟然希望我们派出几个通五经贯六艺之人前去教导他们族中子弟。”

“哦,还有此事。”

刘备只是听闻西域诸国仰慕大汉文化,未曾听过西南夷人也是如此。

“当真如此?”诸葛亮眼睛都亮了。

“自是如此。”

“太好了,主公。”诸葛亮拱手行礼道:

“五溪蛮人地位分明,我等若是派出大儒去教导贵族子弟,将来他们要是学习我大汉之书,后代定能成为大汉之人。”

血统论其实还是很严重的,四世三公,汉室宗亲,嫡子庶子等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