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让襄阳城内的守卒出城接应他们,乐进对此不抱希望。
他们守在襄阳内,比他们出城与关羽的士卒野战的威慑力要大的多。
有他们在,关羽便不敢轻易攻城。
可若是他们不在城内,襄阳城空虚,关羽定不会错失良机的。
“还要如何商议?”
乐进有些急躁,驻守襄阳本是丞相交代他的事情。
若是襄阳城有失,他该如何向丞相交代,更是辜负了丞相对他的重托。
关羽一人能阻挡己方如此多的人吗?
只要拔掉拦路的鹿角,与其短兵相接,大家一齐上围住关羽,定能叫他关羽成为自己的刀下亡魂。
一打多还打不死他,那了乐进觉得自己白白纵横沙场这么多年了。
关羽很强,乐进他承认。
可如今关羽年岁已经大了,而自己身边也皆是悍将。
若是己方全力围攻关羽,定能叫他陨落在此!
“越是处于险境当中就越不能鲁莽行事。”
满宠先是安抚了一下乐进,随即说道:“如今李文达与徐公明二人已经合力开始清除鹿角。
他们麾下有五千人马,足够用了,而我们此时过去,也没什么重大的帮助,莫不如另辟蹊径。”
曹仁摸着乱糟糟的胡须问道:“文谦,具体说说。”
“我们趁机搜集小船,大张旗鼓的表示要从汉水而行,让关羽分心。
实则只派出小股善水的士卒乘舟而行,偷偷前往襄阳城。
公然从襄阳城把人马派出来,做出前后夹击关羽的姿态,驻扎营寨,待到天黑之后,大军撤回襄阳城,只留下少数疑兵。
同时差人前往关羽营寨诈降,言襄阳城空虚,引他夺城。
这样,我们面前的拦路虎的兵力会大大减少,而且说不准会让关羽那厮命丧襄阳城下。”
“一石二鸟!”陈矫点点头,对于满宠的计划便是赞同。
曹仁想了想,此举倒不是不行,只不过派出少部分士卒,到底能不能瞒过关羽的耳目。
这是一个问题。
而且派去诈降的人,应该选谁。
这些都是问题。
陈矫捏着胡须仔细思索了一会,随即开口道:“莫不如让荆州本地大族前去,如此可获得关羽的信任。”
他这句话一出口,陈矫的眼睛便向蔡乌瞟过去了。
荆州本地大族?
蔡黄庞蒯这四家乃是本地士族,影响巨大。
蒯越估摸着不会同意,而且与关平有隙。
庞家的代表人物隐居了,其余大多是小官或者未曾出仕,嫡系子弟庞山民不在荆州。
黄家自从黄祖这一支死后,也没落了。
现在想来想去,拿得出手,有分量的只剩下蔡家了。
曹仁看向一旁的水军大都督蔡乌,赤壁之战前夕,丞相派蔡中蔡和二人前往江东诈降。
如今再派蔡乌前去诈降,想必关羽对于蔡家的戒心会变得更低一些。
有了先前的遭遇,蔡乌也更加有动机,尤其是丢失了募集而来的士卒。
身为一军主帅,竟然弃军而逃,曹仁是看不上的。
只是对于派蔡乌去诈降,曹仁心中有些犯嘀咕。
万一这小子把诈降的事情搞砸了,那岂不是谋划又落空了。
征南将军纠结的目光落入陈矫的眼中,陈矫当即说道:
“征南将军,我觉得派蔡乌将军去不妥当,理应另选他人。”
蔡乌一听到这话,也是支棱起耳朵来了,就想听听自己哪里不行了。
“哦?”曹仁也是一时有些纳闷。
“征南将军,此举是能否成功击杀关羽的关键所在,杀了关羽,不仅战局大定,更能名扬天下,还能受到丞相的赏赐。”
“不对,丞相恨不得要把关羽收为麾下,杀了他焉能受到重赏?”
曹仁当即反对,他了解丞相,关羽死了,丞相绝不会开心。
陈矫却是大声说给蔡乌听:
“哎,征南将军难道不知,关羽在华容小道与丞相说,恩情已还,言从今往后,再见到丞相,必杀之!
杀了关羽,丞相即使不悦,但也是敌军,此乃大功。
丞相赏罚分明,立下如此大功,焉能不赏,少不说也得封侯,哎,蔡黄庞蒯,这荆州四大士族。
蔡乌将军被丞相命为水军大都督,若是贸然前往,定会有所怀疑,莫不如找黄家的人前往。
只是战场之上,形势万变,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蔡乌也在心中衡量半天,此事若成,必然受到重赏,可诈降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自己的兄长,蔡中蔡和二人,一死一活。
蔡中是出卖了曹丞相,真心投降刘备那厮,这才得以活命。
若事有不成,那自己也可以投降刘备,以刘备的性子定然不会杀我。
想要治理荆州,他还得拉拢蔡家。
若是成了,嘿嘿。
蔡乌当即站起身来说道:“征南将军,末将愿意愿意配合,引诱关羽夺取襄阳城。”
“征南将军三思。”乐进也站起身来反驳道:“蔡乌将军乃是我的左膀右臂,荆州水军大都督,焉能以身犯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