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叫馒头!”
“man头?”诸葛亮看着刘备问道:“这莫不是北方之物,我活了这么大,还未曾听闻过。”
刘备摇摇头,他比诸葛亮活的岁数还大,上哪见过这玩意。
徐庶倒是摸着胡须,眯着眼道:“定国啊,这莫不是你那师傅传授给你的?”
“不是啊,这个是蛮人的蛮。”
“蛮头?”诸葛亮眼里露出疑惑之色。
众人大惊,尤其是黄月英,她可是没想到,吃的嘴里的东西,还有这种说法。
关平见众人有些惊讶,随即解释道:
“我去年的时候,在五溪蛮人那里,竟然见到他们的巫,
还要用活人头祭祀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
关平当然没有说明五溪蛮人的巫,嘴里说的魔是他自己,谁让关平要了他们蛮王的命!
“偏偏这群人,尤其是被选为祭祀的那些人,都要死了,还觉得自己能被选中是极其荣幸的一件事!
我当时都惊呆了,现如今大汉战乱不止,人口凋零。
就算是蛮人,也是属于我大汉的齐民编户。
理应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与我一同匡扶汉室,上交赋税。
多一分人就多一分力,我舍不得他们就这样因为被祭祀死了。
所以我就冥思苦想,苦思冥想的,想要用不伤人命的法子代替他们的人头祭祀。
想啊想,今年我才想出,做馒头来顶替活人祭祀,没想到还挺好吃的,而且抗饿!”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原来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关小将军的胸襟与仁爱是如此的宽广。
连那些五溪蛮人的性命都放在心上,这是韩嵩的感觉。
至少在士人眼中,胡人蛮人夷人都不算人,甚至有人认为连百姓也算不得人,都是他们的财产。
要不然交州也不会被说为不毛之地了。
刘玄德与关云长当真是教导后辈有一手,否则后代不是纨绔也就罢了,偏偏还如此爱民。
祭祀之风,不仅是五溪蛮人颇重,吴楚之地更是浓厚。
两汉时期大家都属于迷信之人,仅有少数人不相信,所以祠庙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等到唐朝狄仁杰发现吴楚多淫祠,不仅要禁止,还毁了将近两千座祠庙,止留下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伍子胥)四祠而已。
祭祀对于汉人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仪式。
对于祭祀,两汉的祭祀就显得平和多了,很少见人牲。
先不说皇家礼仪以及士大夫礼仪之类,用三牲几牲的规矩。
而且对于汉人也很重要,凡是遇到大事,都要祭之与社。
如日食、火灾要祭灶,出兵出军要祭社,春蒐suo,秋狩也要贡献禽获于社。
随着官方社稷即州社、县社和乡里社的分化,乡里之社渐渐被人淡忘,导致国家很难与民同庆。
乡间除了要祭祀土地公,已经有了真人死后被民间奉为土地公的,如栾布。
土地公尽管地位低下,但作为一方土地之主,它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是无法避免的。
尤其是人死后,还要向土地公埋下买地券,以证明这块地属于自己了。
两汉时代,人们仍旧普遍的认为,社神是保佑一方平安的,福佑一社百姓之神。
甚至连蔡文姬她爹都做过一篇陈留东昏库上里社碑,来歌颂。
尤其是现在的吴楚之地,战乱较少,社祭之后的宴饮娱乐已经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几乎成为了乡村社会中最重大的公众性节日。
摆脱了宗教气氛,只是大家相互拿出家里的好东西,来凑个局,互相乐呵乐呵的节庆娱乐。
这个时候属于里中居民的共同活动,连妇女儿童都可以尽情的参与。
然后董卓派遣军队到了阳城,正赶上当时的百姓在社下聚会宴饮。
百姓们吃着火锅唱着歌,一片喜气洋洋,突然就遭了西凉第一代马匪了。
董卓看见这副场景,很是感慨,于是下令悉数斩之,驾其车重,载其妇女,以头系车辕。
改为他们这群马匪驾着车,唱着歌,做出打成胜仗的姿态,炫耀军功回了京城。
“定国,此蛮头制作容易吗?”
诸葛亮却是发现了新的军粮,若是将来用于战事,携带方便!
“就是原本是这个大个,经过发酵之后呢,这个体积就延展膨大,变成你见到的这么大个了。
不难做的,而且用笼屉一层一层可以同时蒸好多层!”
诸葛亮满意的点点头,也算是改进了军粮。
果然多走一些地方,遇到了实际问题,才会想出办法解决。
否则你呆坐在这里,无法知道那些事情,光拍脑袋是无法解决实际情况的。
“此乃好东西,叫蛮头却是不妥。”张仲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众人都陷入了苦思冥想当中,至少要取上一个谐音字。
“莫不如就叫馒头。”诸葛亮拿起羽扇笑道:“食物,曼,延长,何在一起也是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