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刘备开始点名了,问道:“此事你觉得如何?”
诸葛亮又仔细看了几次奏报,这才站起身来道:
“主公,曹操错误的逼反了关西众将后,为今只有一战,再无回旋之地。”
徐庶叹了口气道:“此战,曹操怕是会取胜,不利于我等。”
“哦?”刘备看向徐庶,知道他在曹营待过,能更好的做出判断:“元直何出此言?”
“主公,关西十部反叛曹操,聚众十万,别看声势浩大,但我并不看好。
虽有韩遂打头,但其余各怀心思,全都聚集在潼关之内,省去了曹操逐个击破。
若是他们分别驻守在各自的领地,但完全可以依照地势,引诱曹军深入攻伐。
其中可能会被逐个击破,但只要利用骑兵优势断了,曹操的粮草供应,曹操必败。
可现在关西诸将聚在一起,人数众多,
但互不统属,军队没有强硬的统帅,只是因为利益而聚。
现在他们可以一举被消灭,曹操都该笑醒了。”
诸葛亮也赞同的点点头,关西诸将之间尚且互有攻伐,连最大的马腾韩遂都不能避免。
如今马超统帅马腾的军队,威望开没有完全施展开来。
他们各有心思,很容易被曹操利用。
新任军师的庞统,出声道:
“主公,关中山河四塞,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延绵,北有高原,
东有华山、淆山及晋西南山地,更兼有黄河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
关中四面有山河为之险阻,几处重要的交通孔道,又立关以守之。
如此,我认为,曹操想要进攻关中主要有三条路。
第一条北路,出河东,自蒲坂津西渡黄河进入关中,绕过潼关。
第二条中路,就是沿着大路,进入潼关。
第三条南路,先南下宛城,绕道武关、蓝田迂回进入。
自大秦帝国以关中为基地统一天下,百二秦关,就能够抵抗百万大军。”
关平瞥了一眼庞统,小鸟军师怎么就这么爱说三呢。
瞧瞧现在自己在军师的地位,也是行三!
关平的腹诽没有人知道,小鸟军师依旧在说话:
“曹操从东面的中原地区进攻关中,基本上处于佯攻不利的形势,尤其是走潼关。
我觉得,曹操若是想要击败势力强横的马韩联军,必定会智取,走北路。”
第二条路不会走,第三条路会惊动荆州,做出应对,袭扰他的后路,更是麻烦。
张飞扣着鼻子,心想自己能不能领兵出征的事情。
好久没有捞到战事打了。
上次大侄子独立领兵平定交州,听说都是筑了京观才回来。
这种事,自己都没干过!
相距如此之远,只能过过嘴瘾,分析一波了,真打仗,根本就不可能。
“主公,你看。”诸葛亮走在地图上,指着潼关道:
“此地古为桃林塞,该关南依华山,北邻黄河大弯,
会合渭水的倒“丁”字型交汇之处,地势高俊,易守难攻。
关西联军妄图依据潼关,据敌于关外。
若是曹操强攻潼关必定损兵折将,可惜他是曹操,久经战场,士元也分析的在理。
曹操定会选择偷渡黄河,绕过潼关,置险关于无用之地。”
诸葛亮的分析,众人也进一步清楚的知道,关西诸将的处境堪忧。
别看他们现在声势浩荡,可是硬拖,他们才是最拖不起的那个。
再加上身边没有智谋之士的辅佐,先不说曹操自己的指挥能力,光是其麾下军师,就不是常人能比得过的。
关西十万人的粮草支撑,那可不是小数目,而曹操背后是实力,就算连孙刘两家也十分忌惮。
“还有一点。”关平也不得不出声提醒道:“关西诸将,骑兵居多。
现在他们竟然聚在一起,只希望依靠潼关防守,在气势上就已经示弱了。
而且放弃他们传统的优势兵种,改让关西士卒练习长矛,用于防御,精悍战力,根本就发挥不出来。
此战,战争的主动权在曹操,不在马超韩遂,他们只是被动防御。”
刘备点点头,战场上一旦被敌人掌握了主动权,那己方就失去了闪转腾挪的后路,极其容易陷入被动。
“定国,关西士卒本就是擅长使用长矛。”诸葛亮出声纠正。
“哦,那我是记错了。”
关平点头表示知道了,毕竟骑马不用长矛用什么。
“现在韩遂聚齐十万兵众,我们能如何?”刘备知道这个结果后,唯有长叹。
关键是远离战场,没法提醒给马超韩遂!
至于跟韩遂,根本就搭不上边。
“主公,唯有利用马铁,让他回去,带着主公一封亲笔信,速说我们的忧虑,劝说马超。”
庞统觉得该利用的人得利用起来。
现在想要挽回颓势,就只能如此办。
诸葛亮徐庶点点头,为今之计,只有如此。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曹操轻易平定关西诸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