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占的时候就占稳地盘,该消灭盟友的时候就消灭盟友。
从古至今,哪有什么永世不变的盟友关系?
还不是当时大家共同的利益站在了一起!
赤壁之战前,孙刘两家有着共同的利益,那就是保证己方势力不被曹操所吞并。
经历过赤壁之战后,孙刘两家都有了各自的发展。
现在看来,不过是刘备的势力增长的过于迅猛而已。
最根本的缘由是三兄弟社团一直都在攻城略地,壮大自身。
而江东想要攻城略地,却每次都被阻在合肥城下,眼看着淮南富裕的土地流口水,却得不到。
庞统觉得己方的利益与江东的利益已经不同了,他相信曹操会派人去说服孙权联合起来,对付己方。
但主公觉得还是不要轻易撕破脸皮,以免图声事端。
毕竟己方还没完全消化掉新占据的地盘,实力依旧不够强横,无法两面作战。
但庞统在江东效力过,他十分清楚第一人江东大都督周瑜的谋划,故而他对江东的防范是一直都有的。
“我准备派封儿领兵前去收服此三郡,令孟达从秭归攻房陵,劝降太守蒯祺,会和封儿,接受他的统帅,镇守三郡,士元你觉得如何?”
“全凭主公做主。”
庞统对此没有什么意见,人家要给养子和最先投奔的东州人代表送一些功劳,他能说什么。
这是人家应得的。
如今随着主公实力越发的壮大,麾下将领的派系,也越发的分明了起来,都得照顾一二,保持平衡。
但主要受到重用的还是元从一派,至于荆州派是大量人才储备,而东州派则是提拔了不多的代表。
川蜀一派,虽然也联姻了,但仍旧处于中下层的位置。
南郑县就在眼前。
魏延早就到了,只不过张鲁依旧没有下令打开城门。
如今是曹操这只老虎走了,可刘备这只老虎没走。
这汉中可就不一定姓张了。
“主公。”魏延前来回报:“联系不上傅肜了,我等是否要强攻?”
“万万不可。”
刘备急忙打消麾下将士的这种思想,最好是商谈一下,本来汉中就被曹操给祸祸了一段时间。
他再来祸害一遍,那汉中就废了。
“我自是可以与张鲁谈一谈,我有后手的。”刘备安慰了众人一句。
半仙赵达是他的人,此事仅有几个人知道。
这也是为了“内奸”赵达的人身安全着想,保密性是必要的。
这颗钉子也该到了他起到最大作用的时候了。
刘备骑着的卢马往前走去,高声道:“刘玄德求见镇民中郎将,张公祺。”
杨松瞧着城外的刘备大军,心情激荡,面上却是风轻云淡。
这汉中终究是要易主了。
张鲁扶着城墙垛子,瞧着城外乌压压的大军,刘备倒是没有逼迫。
可是他非常清楚的知道,只要自己一脚踏出城外,将要面临是会是什么。
“大兄,我觉得还是让刘备退出汉中,绝不能出城与他相见。”
张卫拱手说了一句,谁都清楚刘备来南郑县的缘由。
杨昂瞥了张卫一眼,要不是你临阵逃脱,岂有往日麻烦。
这汉中是断然不会易主的。
况且大哥杨松已经与自己提前通过起了,暗中投降刘备。
杨昂觉得大哥终于算是作对了一次选择,关贤弟他连长安城都拿下来了。
那刘备以后绝对会领兵挺进中原,匡扶汉室。
再加上益州有天子气,应在了刘备身上,那现在跟着刘备干,将来也有从龙之功了。
最为重要的是杨昂通过与关平的接触,深刻的知道己方绝不是成为士卒的对手。
南郑县要是强攻的话,迟早会被破。
曹操与刘备不是同一个人,面对百姓自然也不会有屠城的心思。
而且城中百姓遭遇生死大战,对于战事早就有了厌恶之情。
半仙赵达又推测出有大英雄会来拯救全城百姓,如今也落在了刘备的头上。
那大家还抵抗个什么劲头呢。
莫不如早降了,还能主动示好,留下好印象。
张鲁摸着胡须摇头道:“我心有不甘。”
“那就抵抗到底。”张卫攥着拳头道:“大兄,我们可是连曹操都奈何不得的存在!”
这话说完之后,杨氏兄弟与张鲁都看着他。
他们不清楚张卫哪里的自信,能够说出这种话来?
脸不疼吗?
后续的战事可都是他惹出来的,要不然曹操早就该退出汉中之地了。
那刘备想要得到汉中,兴许还没有这般容易,甚至张鲁也可以据关而守,都不必理会刘备。
但现在情况逆转,张卫是最不该说出这种话的人。
“张将军的自信,是我这辈子都比不上的。”
杨昂嗤笑了一声,他本以为自己蹭关平诱杀曹军主帅夏侯渊的功劳,就已经够不要脸了。
没想到更不要脸的人,竟然在自己身边!
“你怎么说话呢?”杨松佯装不悦对着杨昂道:“如何定夺,还需师君做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