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自是明白解救淯阳是幌子,缠住荆州军主力才是真的。
征南将军曹仁手中尚且还有万余人马,足可以守卫淯阳。
只是不知道关平他舍不舍得在淯阳县外,摆上十万人马围攻。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此等用兵之法,于禁相信关平也会遵守的,毕竟他现在率领的可不是一支偏军,可以为所欲为。
“关平只是把我们这岸的士卒运回了对岸,兴许还有什么后招,我们暂且按兵不动。”
于禁见众人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说实在的,关平手中的兵力要比他多。
号称十二万大军,不可能全部出荆州。
他估摸着关平手中怎么也得有个八九万。
而于禁自己麾下七营,大抵上是四万余人。
围攻淯阳城外的荆州军,怎么也有四五万人的规模。
故而于禁认为,敌我双方手中的兵力,不相上下!
八月十四。
是夜,风雨大作!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霖雨为灾,山洪爆发。
于禁在夜深时,猛然听到铁马入梦,当即惊醒。
却是牛皮帐篷被大雨点砸的作响,急忙起身,挑开帐帘,向外张望。
荆州军的营寨内,做好了排水的沟渠,故而曹军拿过来就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现在整个军营内,雨水肆意横流,汇聚成溪。
于禁心下骇然,突然反应过来了,军营是在淯水岸边,万一被水淹了,岂不是误了大事。
愿不得关平会把他的人从东岸接走。
“立即传我命令,大军向山坡聚集,避免被水淹没。”
董超也是来寻于禁,见他下了命令,出声提醒道:
“将军,如此大雨,火把不明,大家极有可能走散。
莫不如挨到天明,看清道路,在往高处避水。”
“不行,这才子时左右,万一后半夜雨势不减,淯水里就要溢出,淹没我军营寨了。”
于禁可是知道,摸过腰部的大水,足可以淹死人。
尤其是己方麾下大多不会水的士卒,遇水淹,他们会更慌乱。
与其现在等着雨停,加大焦虑,莫不如赶紧带他们前往高处避水。
被雨水浇,总比被河水淹,要强上许多。
于禁没有理会董超坐以待毙的思路,直接就强行传达命令。
尽管现在没过了膝盖,可是再耽误下,兴许就能没过屁股了。
曹军军寨当中人声鼎沸,战马嘶鸣,开始了向高处转移。
可惜,山洪正在迫近。
万马奔腾之威,就在不远的未来。
至于粮草那更是重中之重,只是用车拉粮草,在大水没过膝盖的地方推车,极其困难。
反观西岸的荆州军,无论是大船小船,皆是有士卒身着蓑衣。
在荆州这么多年,水军的蓑衣那是必备的装备。
关羽父子二人,身着蓑衣,站在船头上,遥望淯水河对岸。
其实黑漆漆的一片,雨下的极大,十几米左右的视线,都看不清楚。
更何况还是淯水对岸呢!
“雨势还不够大。”
关二爷单手扶着环首刀,伸手感受着砸在自己手上的雨滴。
“尽管我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堵塞河堤的手段,
但我相信于禁不会坐以待毙,留在我们给他预设的营寨内躲雨。”
“既然如此,那就命令掘开,趁着黑夜,冲击曹军一波。”
关羽赞同儿子的话,于禁此人征战数十年,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关平身着蓑衣,身后的亲卫又给他打了一个大伞,但身上的蓑衣,依旧被大风吹过来的雨水淋湿。
周仓得令之后,便带着水性姣好的士卒,乘着小船出发了。
黑夜当中,轰隆隆的雷声,狂风呼啸的声音,以及最令人恐怖的洪水来袭。
一下子就把正在往高处转移的曹军士卒给冲懵了。
转移的部队开始出现了慌乱,许多人被山洪冲走。
许多惨叫声,被打着旋涡的洪水淹没,只剩下偶尔的咕嘟声,与向上挣扎的双手。
甚至山洪当中还夹杂着一些圆木,冲击力直接把曹军打的七零八落。
于禁作为主将的命令已经不管用了。
这个时候,大多士卒全都依照着本能逃生,各跑各的,生死听天由命了。
于禁也顾不得传达命令,被他的亲卫簇拥着,往高处前进,躲避洪水。
曹军不成建制的躲在高处避水,至于蓑衣那更是紧缺物资,能有个遮雨的帽子就已经不错了。
这一夜,曹军士卒难熬,尽管已经是八月,但是被大雨淋了半夜,身体也开始止不住的打哆嗦了。
就这些人还算是运气好的。
运气不好的就直接被山洪卷走,喂了鱼虾。
于禁此时也是面色苍白,待到天色微微发亮之后,环顾四周,身边的士卒倒是不少。
再往远处望去,大抵上是几十人上百人聚在山坡上。
甚至有些士卒的双腿还浸泡在水中。
这是关平提前布置好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