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即鹿 > 第二十四章 自今非王臣 请从赴襄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十四章 自今非王臣 请从赴襄武

泛丹心道:“我说莘阿瓜怎么会愿意自辞,看太后给他的答复,这定是莘迩与太后事先就已说好的,他假意辞官,太后则不允之,这样,录中台事此官,他就还能做,我定西的朝政权柄他就还能握!哼,我怎会叫你如愿!”提足了劲,只等左氏再留莘迩,他就便执理进谏!

张开的两只耳朵,听入了左氏接下来的回答。

泛丹听左氏说道:“将军如是执意请辞,我也不好多做劝阻,那就听将军的吧!”

泛丹再度愕然,心道:“……这,这,……太后这是允了?”

莘迩下揖做礼,说道:“臣多谢太后允许!”起身来,面向令狐乐,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大王,臣自今日起,就不是大王之臣了!好在大王已然年长,到了可以亲政的年龄了,臣也算是不辜负先王临终前的托付了!大王,臣最后再向大王行一次大礼吧!”

昔为定西之臣,主臣间於特定的场合,自是当行大礼。

而莘迩今不再是定西之臣,等若是与令狐乐同殿为唐之大臣,论官品,“王”是一品,“征西将军”与“征虏将军”同品,亦三品,然位高於征虏将军,且在诸多的将军号中,征西将军是相当高的一个,只次於一品的“黄钺大将军”,二品的“四征、四镇、车骑、骠骑诸大将军”这几个将军衔,亦即,与一品“王”之间的尊卑差距不是很大,又且莘迩还有“建康侯”的封爵,所以,自今以后,莘迩再见令狐乐,显然是不可能再行伏拜大礼的了。

所以,他有“最后再向大王行一次大礼”此言。

令狐乐好像感觉到了什么,又不知这种感觉是什么,见莘迩果行大礼,他下意识地想要起身,但“不是大王之臣”的意思,令狐乐是能领会到的,那意思显然是莘迩要还权於他,他可以亲政了,期待太久的亲政,突然出现眼前,反而让他觉得陌生,一个念头蓦然而起,於此时闪过他的脑海:“孤是定西的王了”!遂硬生生地止住了起身的动作,安坐不动。

等莘迩行礼过了,他尽力地克制住喷涌而出的惊喜和一点点的惶恐,矜持地说道:“征西请免礼。”

泛丹把令狐乐的举止、言语尽数收入眼底、听到耳中,心中不觉称赞,想道:“大王尽管尚还年少,言行有度,已有王者之风矣!”

虽是三言两语间,就“逼”得莘迩自辞了录中台事等定西之官,看起来像是令狐乐今天就可亲政了似的,按理说来,这是大功告成,然这胜利来得太过轻易,泛丹心中却是莫名的不安。

这个时候,他听到左氏问莘迩,说道:“将军既辞录中台事,不知将军可有合适的人选继任?”

莘迩答道:“臣以为张浑可也。”

莘迩绝不会无缘无故地举张浑继任,泛丹脑子开动,却是灵光一闪,把前次朝会上张浑出来替莘迩解困这件事,与高充回谷阴,必先经河州,而河州郎将府府主张道崇是张浑次子这件事马上联系到了一起,顿时勃然大怒,心道:“张浑竟是已投附莘阿瓜?埋伏原来在此!”

他正要马上驳斥莘迩的这个举荐,又闻莘迩说道:“太后、大王,臣既然已不是定西之臣,是朝廷之臣了,而谷阴则是定西的王城,那臣窃以为,臣之征西将军府似就不宜设於谷阴。”

“将军欲设何地?”

“如圣旨所言,臣确乎一意光复神州,朝廷又以征西将军授臣,那臣想着,底下就当以先把关中收复为要,因是,臣愿设征西将军府於陇西郡治襄武。”

虽然已经说过自此不再是定西之臣,然对左氏,莘迩依旧称臣,此一个小小的前后不照之处,殿上诸臣一时都没察觉,除掉黄荣等人,包括泛丹在内,都随着莘迩的此话,不由自主地想道:“为何提出不在谷阴设立军府,而设军府於远离定西中枢的边地之襄武?”

泛丹等人还没有想出一二三,只见曹斐等参与此次朝会的诸将,十之六七,齐齐出列。

曹斐带头,领着这群定西的将军们下拜。

他当先说道:“臣曹斐亦怀光复神州之志,请从征西将军同赴襄武!”

余下的那些将军们,如高延曹、罗虎等等,随之齐声说道:“臣等亦怀光复神州之志,请从征西将军同赴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