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唐创造师 > 第77章 这叫什么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何须等到将来?”

长孙无忌微微摇头,长孙冲还是太年轻了。

轻叹口气,也不想解释太多了。

问道:“马车准备好了吗?陛下还在宫里等着为父。”

“早就准备好了。”

长孙冲点头,为长孙无忌披上了一件披风。

“夜里天凉,爹小心着凉。”

长孙无忌接过披风,临上车时,突然开口嘱咐道:“冲儿,以后有机会,多跟秦九岭接触熟悉一下吧!”

“不过一个暴发户心态的小屁孩,要是没有秦琼将军,他在长安算什么?”

眼见长孙无忌乘车走远,长孙冲这才冷哼一声嘀咕,完全没有把秦九岭放在心上。

……

宣和殿。

李二听到长孙无忌求见后,连忙召见。

他已再此等候多时。

而宣和殿中,此刻并没有其他大臣,只有长孙皇后一人陪着李二。

“观音婢,你说,秦九岭那小子,会不会把豆油之法交出来?”

李二此刻心情不错。

不得不说,秦九岭这数日来已是屡屡给他带来惊喜。

且不说那土豆的事,就是这豆油,只要广布天下,也是莫大功德。

长孙皇后闻言淡笑,一边为李二整了整衣襟,一边轻声道:“我看秦九岭这孩子,是个识大体的人。

那么聪慧,一定能体会到陛下的良苦用心。”

“哈哈!”

李二大笑,顿了顿却突然哼道,“聪慧?他聪慧什么?

不过是好运得到了那本书而已。

他要是真能体会朕的良苦,就该把那本书交上来。

说起来,要是没有那本书,这小子身上还真没有什么让人讨喜的地方。

脾气臭,爱吹嘘,还屡次顶撞朕。

朕这次不强迫他,而是让秦琼和辅机去游说,已经是给足了他面子。”

长孙皇后却是摇头道:“陛下,您可不要小看了这孩子,抛开那本书,他其实很有学问的。”

“哦?”

李二偏头,疑惑道,“何以见得?”

“陛下忘了他做的那首诗吗?”

“你说是那首锦瑟?”

李二闻言失笑,“观音婢,那首诗一看,就不是秦九岭这种小孩子能做出来的。

只怕连这诗,也是他从那本书上看的。

说实话,朕现在倒是好奇,这逍遥子究竟是何许人也了。

可惜无缘得见,否则一定要让他为朕效力。”

“陛下千万别这么想。”

长孙皇后道,“今日在东宫,陛下可知道臣妾听说了什么?”

“嗯?”

李二狐疑,“东宫怎么了?承乾今日又没好好读书吗?”

“不是承乾。”

长孙皇后道,“是于志宁。”

“哦,你是说,太子左庶子,中书侍郎于志宁?”

李二讶然,“于爱卿怎么了?”

于志宁博学多才,是当年秦王府文学馆的十八学士之一。

虽然李承乾因为年龄不够,还没被正式立为太子,但李二早已把李承乾当成了太子的唯一人选。

于志宁身怀大才,且相对年轻,李二是特地让于志宁进宫去教导李承乾的。

所以李二很疑惑,于志宁的性子,应该不会犯什么错事才对。

怎么会让观音婢说起?

“于志宁今日,对出了那道由孔颖达出的千古绝对。”

长孙皇后道,“就是寂寞寒窗空守寡那条上联。”

“原来如此!”

李二放下心来,长笑道,“想不到,连房公都对不出的下联,竟是给于爱卿对了出来,当赏!”

“陛下,且听臣妾说完。”

长孙皇后道,“当时,臣妾也很惊讶,正要褒奖,于志宁却说,这条下联不是他对出来的。

而是从国子监传出来的。”

“国子监?”

李二纳闷,“难道是孔颖达自己对出了下联?”

“臣妾当时也以为是这样,不料,于志宁却说,是秦九岭今日在东市买菜时和孔志约打赌对出来的。

且当时没有丝毫犹豫,几乎是脱口而出。”

“什么?是秦九岭对出来的?”

李二震惊,紧跟着心思一动,恍然道,“原来如此!朕也说,孔志约怎么会在秦府跟秦九岭搅在一起,原来是这么回事。”

“所以臣妾认为,秦九岭这孩子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毕竟这对子,是孔颖达今年才写出来的,且从无人能对出。

就算那逍遥子来过大唐,听说过这对子,但秦九岭不是说,逍遥子给他书的时候,已经是三四年前的事了吗?”

长孙皇后轻声道,“陛下切不可因为这本书的事,就轻看了秦九岭。”

李二微微点头,开口问道:“观音婢,你把秦九岭对出来的下联,说来让朕听听!”

话音刚落,长孙皇后正要说时,刘权却是已经领着长孙无忌进来了。

“臣叩见陛下!”长孙无忌上前行礼。

“辅机快起,这里没有外人,用不着那么多礼数。”

说着,李二又吩咐道,“来人,给长孙大人赐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