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宗赜闻言,向高太后躬身揖礼:“鲁国夫人此言差矣。在下所用奶油以羊奶制成,性甘温,补虚乏,润脾胃。不仅不会伤及蔡国公脾胃,反而有滋补作用。鲁国夫人若是真关心蔡国公身体,不如让他尝一尝在下的鱼炙,保管胃疼立好。”

高太后是南汉太后,南楚建立后,高君琰封她为鲁国夫人。封废帝刘豫为蔡国公。

高君琰广袖掀拂,笑容爽朗:“姐姐,宗先生一代炙鱼宗师,千金难求。此番特意进宫来为朕做鱼,朕念在机不可失,特请豫儿来品尝。望姐姐勿辜负朕盛情。”

话说到这一步,高太后若再拒绝,就有违逆圣意之嫌了,是可以治罪的。但她为了十岁的刘豫,冒着危险,依旧坚持,向高君琰叩头行大礼:“万望皇帝下体蔡国公久病之身!皇上圣恩,就由贱妾代领吧!贱妾五十有年,尚未食过闻名遐迩的醍醐鱼,贱妾斗胆,请求皇上赏给贱妾食用吧!”

高君琰忽然爆发一阵大笑,笑得高太后与刘豫皆是冷汗涔涔。

笑罢,他抚着下巴,带着嘲讽,盯着高太后:“姐姐,莫非你是怕朕下毒了?这样吧,已经切成两半的鱼炙,你挑一半给豫儿,然后剩下的一半,朕来吃。这样,你还会担心朕下毒么?”

高太后闻言怔住。眼睛徐徐飘向青瓷盘里分成两半的鱼。如果说其中一半下了毒,那么,高君琰就不会让她先挑。

看来,是自己误解高君琰了。

高太后长出一口气,但也不敢掉以轻心。于是用自己刚食用过的瓷盘和玉箸,上前亲自夹了那半条鱼,放在刘豫案前。

高君琰一直含着意味深长的笑,观望着高太后的举动。末了,一只手牵广袖,另一只手举箸向面前的半条鱼,朗声:“如此,朕先食了!”

说罢,用玉箸扒拉开浇在上面的奶油,夹住一扯,撕下一条外焦内嫩的鱼肉,优雅从容地放进嘴里,慢慢地嚼食。微微阖目,脸上表情甚是享受。

“嗯,果然香嫩可口,味美无比!”高君琰张开俊目,抚掌大赞,然后举箸,点着高太后,笑容满面,“姐姐刚才既然说,五十有年,尚未食过闻名遐迩的醍醐鱼。那么,你何不与豫儿共食?”

高太后见高君琰吃下了自己挑剩的那半条鱼,更加放心。于是随便在鱼身上取了一点,自己先尝了。然后为刘豫挑选了鱼肚处的肉,细心地去了刺,喂到刘豫嘴里。

高君琰一壁津津有味地吃鱼,一壁笑如春风地看着那母子俩。

散席时,母子俩都松了一口气。对于高君琰的不杀之恩,也是千恩万谢。高太后带着刘豫,到高君琰主座的台阶下谢恩。

十岁的孩子,庆幸自己又多活了一天,强抑着喜悦,叩下头去:“多谢圣上赐宴,多谢圣上赏鱼,圣恩隆厚,豫儿愧无以报!”

而高太后心里也是飘飘然,心想,毕竟是我的血亲,看在我的面上,未动杀机。何况,一个十岁孩子,对他还有什么威胁呢。看来倒是我一向多心了,君琰这孩子,没有想象的那么狠毒。

高君琰连忙虚手搀扶母子俩平身,和蔼地说:“都是至亲之人,一家人理应经常聚会,以享天伦。若非朕政务繁忙,倒是很想经常请豫儿进宫。”转头唤自己的心腹内侍总管,“庆生,送鲁国夫人和蔡国公回府。一路小心在意啊。”

“是,圣上!”庆生领命而去。

高君琰还是淡淡笑着,望着刘豫和高太后走出去。

然后起身:“起驾,去含元殿。”

含元殿是高君琰的寝殿。此时,整个中原的宫殿都是殿与堂结合制。所以,含元殿也有东堂和西堂。东堂便是高君琰的书房。

含元殿东堂,烛火通明,铜壶滴漏。碧玉嵌万寿沉香龙案上,已经堆满了奏折和公文。

高君琰在烛光下批阅奏折的身影,投在浮雕着九龙衔珠的墙上。一整夜,那影子伏案不动。

夜已经深了,而所有的内侍、婢女,都静静垂首侯在殿外。除了高君琰的心腹总管庆生,静静恭候在他身后不远处外,无人敢打扰。

蜡烛已换了几列,鎏金铜漏也续了一次,眼看就到子时了,堆积如山的奏折才批完。

高君琰伏案的身影方微微放松,以肘支撑,斜倚于凭几,闭目养神。

庆生趋步来到高君琰所在的大型坐榻之下,小心翼翼地问:“皇上,今夜还翻牌子吗?”

明明灭灭的烛光,投影在高君琰年轻英俊的面孔,更显得五官深邃错落,浓眉如剑,高鼻如削。这张在下午的宴会上,笑意亲切爽朗的脸,此刻,却蒙上一层阴鸷的冷意。

他半晌未言未动。庆生也不敢打扰,垂首躬身,恭敬等候。

良久,高君琰淡漠的声音,冷冷地响起:“拿上来。”

错金银盘呈上龙案,里面按照品级,放着玉牌,金牌,银牌,铜牌。

玉牌只有一枚,是最尊贵的缪贤妃。

金牌有两枚,是两个昭仪。

银牌就更多了,婕妤、容华、充容……等等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