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农家有喜之傻夫赖上门 > 第一百一十章 重阳菊花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月初九,重阳节菊花会。

薛镇长考虑再三,决定将第一场菊花会在梨花村举办。

梨花村今日已是处处秋菊,姹紫嫣红皆有之。

游客伫立竹筏之上,水行而来,便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登岸进入梨花村,随处可见秋菊的千姿百态。

王正一在主持今日的秋菊大会,李季文和赵族长得从旁协助。

而迎接来宾的事,就交给李如意了。

李如意要是出现,龙墨必然相随左右。

而这一日,大家进村就看到了奇异的一幕。

李如意穿着一袭红衣,身后左右站着一黑一白两名男女,这……

薛善德也来了,他的船上还有本地乡绅举人什么的,结果……他笑着走过去,打量着李如意他们笑问:“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怎么大白天瞧着如此瘆人呢?”

黑白无常帮阎王爷娶媳妇儿啊?幸好是大白天,晚上能吓死人。

李如意一脸无奈道:“里正说,今儿是喜庆的日子,让我穿的喜庆一点。”

薛善德点了点头,看向龙墨和白飞雪,原来有问题的是他们俩啊?

龙墨和白飞雪这是穿衣习惯了,龙墨的衣裳大都是暗色,是有几件素色的,穿上……看着可与白飞雪更像情侣了。

李如意请他们入村,她还要迎接别人呢!

薛善德带着乡绅们进了村子,却有一位举人看向了李如意,总觉得这姑娘有点眼熟?

李如意也转头看向这位青衫儒雅男子,微微一笑:“白谨大才子曾上飘雪山游玩,为我们飘雪山画过一幅画,画中人是我。”

青衫儒雅的男子点了点头,温和笑说:“我见过那幅画,也是因为那幅画,县城许多文友都想来梨花村一游,赏赏这秀丽风景,观观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欢迎您与您的友人来飘雪山游玩,春夏秋冬的景色,皆会让你们有不同的感悟。”李如意微笑请人入内,说着宣传似的言语。

这位举人老爷却没有走,而是瞧着这些作为装点的秋菊,忽而一笑:“这秋菊是不错,可惜无诗来贺。”

李如意见这人要考她,她便淡笑道:“昔有东晋文人陶公号五柳先生,名潜,字渊明,后有私谥为靖节先生,归隐田园后,曾写《饮酒》诗,其五诗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世人盛爱牡丹、亦有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者。唯陶公独爱菊之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好,姑娘说的好,说的妙!”这位举人抚掌而笑,也有许多文友点头而笑,这位小姑娘的见识当真之广。

只是这五柳先生又是谁?东晋又是什么地方?

“在下肖思谦,拜服李姑娘了。”青衫儒雅的男子原来叫肖思谦,他作揖一礼,复又直腰笑问:“对于牡丹与莲花,姑娘又当作以何诗来贺?”

李如意望着这群文人?考她?不说唐诗三百首,就算其他诗也翻阅过不少呢!

呵!且看谁把谁烤外焦里嫩。

围观者越来越多了,他们有人认识这群举人老爷,好奇他们怎么围着考小姑娘学问了啊?

李如意浅笑安然道:“昔有唐代诗人李正封,字中护,曾写过一首《牡丹诗》,诗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因他以国色写牡丹,后世将牡丹比作美人,故而便有了‘国色天香’之词。”

“国色天香?”肖思谦咀嚼着这个词,却又看向了李如意一笑:“李姑娘二八年华,亦是国色天香。”

李如意看了看这人,见他目光清明,无任何轻佻之意,她才继续说道:“宋朝有一文人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曾写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我便很喜欢这首诗,诗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诗中的西湖为名景胜地,极美。诗中的西子为西施,是一位美人,浣纱低头影落水中,鱼儿亦看痴了忘了摆尾沉下水底,故后人称其有沉鱼之貌。”

肖思谦是真服这位李姑娘了,拱手一礼,也就与友人拜别这位李姑娘了。

他们一行人离开后,还有人问:“肖兄,什么东晋、唐代、宋朝的都是什么朝代?我们也是读书破万卷的人了,为何从不知晓还有这些人物?

“你我做文章,读的是四书五经,对于这些诗词曲赋,还真不会有闺阁女儿家知晓的多,正常。”肖思谦淡笑道,又回头瞧了李如意背影一眼,这个小女子能令龙墨动心,的确是不止一点过人之处。

李如意继续接待游客,而这时候,俞卓和莫璟华也到了。

“哎呀呀!李姑娘,墨兄,好久不见了,真是让人甚是想念啊。”俞卓一来就是不正经拱手一礼,见许多人问李如意什么诗词的,他就走过去好奇笑问:“怎么,李姑娘打算好好读书考状元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