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意气小书生 > 第一百一十九章 返程沧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宁这边从吴恒那脱身,刚出了吴霜的院子,又被三个小老头围在了中间。

这三个小老头正是那天在吴霜房中的三个军医。

此时,那个被陈宁下令拖出去的小老头,脸上挤满了笑容,折在一起的皱纹都能夹住一只蚊子。

他手中拿着一本书册,谄笑着对陈宁说道,“小郎君,你这里对断骨的接续方法我有点不太懂,劳烦小郎君解惑啊。”对陈宁的态度和那日在吴霜房中判若两人。

陈宁苦笑一声。

这些天每天都被这群老头围在身边问这问那,他感觉自己像是老头乐一样,专门逗老头开心。

他郑重的看向那小老头道,“李老,这个方法现在还不能用,还得等到麻沸散研究出来,配合麻沸散才能可以。

而且,就算是麻沸散研究出来之后,非到必要时刻,也不要采取这种开刀接续断骨的方法。

因为在手术的过程中,我们保证不了手术环境,很有可能引发感染,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就算是迫不得已一定要进行,也要尽量在干净的环境中进行,做好消毒。”

陈宁一边说,三个小老头一边低头刷刷刷的记个不停。

从那日陈宁通过一些他们没有见过的方法对吴霜治疗,加上他那前所有为的伤口处理方法。

三个小老头就开始每天跟在陈宁身边,就外伤的处理问个不停。

陈宁考虑了一下,将自己掌握的一些医疗知识,大多数是在这个时代能够用上的外伤处理方法总结了一下,编撰成了一本《外伤杂论》。

这三个小老头得到这本《外伤杂论》的之后如获至宝,没日没夜的研读,遇到不懂得地方就和陈宁请教。

从最开始的惊叹万分到后来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陈宁将牛儿草的事情也告诉了几位老者,和他们阐述了一下麻沸散的概念还有用途。

简直可以说是给三位老头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和三位老者探讨了小半个时辰,而后看了看头上的太阳,道,“三位前辈,你们医术上的造诣远胜陈宁,这本《外伤杂论》相信能够给各位一些灵感,在各位手中发挥它的价值,日后陈宁就不能和各位在一起探讨了,如有需要,可以来信沧州城沈家。”

几位老者一怔,宋老看向陈宁问道,“小郎君是要走了吗?”

陈宁点点头,道,“离家已经有段时日,马上就是中秋了,家中夫人还在等候团圆。”

三位军医遗憾的摇头叹息,却也不能够再说什么,拱手道,“这段时间感谢小郎君不吝赐教,我等铭记于心。”

陈宁摆了摆手道,“几位不必如此,这些日子陈宁自己也大有所获。”

那李姓老者看向陈宁,脸上有些为难,欲言又止,最后咬牙说道,“小郎君,李某厚着老脸,想求小郎君一件事。”

陈宁说道,“什么事,李老说来听听。”

李军医说道,“小郎君,我等在铜门关担任军医多年,每当有战事发生,就一定会有受伤后伤口感染最后伤重致死的,残疾者更是人数众多。

如今你写的这本《外伤杂论》,简直可以说是我吴国兵将之幸。

我等看后才知以前我们对外伤的处理方式是多么的无知。

有了这本医术,以后我们吴国兵将受伤后死亡和残疾的人数将极大的减少。

我想请小郎君允许我将这本医术上呈圣上,刊印成册,在吴国和军中推广。”

陈宁听后一怔。

李军医说的这些他还真没有想到,他之所以写这本《外伤杂论》,最开始只是因为近些日子总被他们围在身边问个不停有些不耐,索性就写下来交给他们,省了麻烦。

此时经过李军医提醒,他才意识到这科学的外伤处理方式对现在的时代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他想了想,对李军医说道,“李老忧国忧民,陈宁又怎么会拒绝,眼下正值战乱,我虽然不能够身先士卒,但是能够出一份力自然责无旁贷。”

三人听后大喜,郑重的对着陈宁鞠躬谢道,“我等替吴国的兵将谢过小郎君。”

陈宁忙向旁边错开一步,上前将三人一一扶起,“三位快快起来,不必如此。”

经过金沙村被屠村一事之后,陈宁对陈国没有一丝好感,他自己虽然对吴国没有过多的归属感,但是他的朋友和家人都在吴国,当然也愿意为吴国做一些贡献。

三位老者再三拜谢后离去。

中午。

吴恒终于吃上了他心心念念的麻辣烫。

众人围在一桌,陈宁做了麻辣烫,还炒了几个菜,弄了个扣肉,酱了盘牛肉。

他的手艺自然是没话说,可是吴恒却吃得不是很开心,“今天就走吗?”

陈宁将一块牛肉塞进口中,含糊道,“嗯,吃了午饭就走。”

吴霜看吴恒这幅样子,在一旁道,“王兄,就算陈公子不走,再过两日,我们也要启程回京了。”

吴恒点了点头,说道,“那倒是。”

化悲愤为食欲,吴恒筷子飞快的在桌子上来回扫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