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林,这名字听起来不说儒雅,却也算得上有些许的文气。
可是这名字的主人偏偏是一个武将。
是武将也不说。
说的是他这个武将,做的也是着实不怎么样。
四十不惑的年纪,魏文仲为了疼爱的女儿是费了劲的给他在后面使劲。
结果在左骁卫也就是混上了一个将军。
要知道,魏文仲在朝中不说是全勤朝野,但也算的是三朝元老,在吴皇面前说话那也是很有分量的。
就算是这样,林枫林费劲巴力也就混上了一个将军。
在左骁卫,有上将军一人,大将军一人,将军两人,和他并列的将军在军中的威望也要强于他。
如果没有魏文仲和魏皇后,他顶多也就是个仓曹。
就连魏文仲都不知道自己的二女儿到底看上了他哪一点。
林枫林这人,魏文仲看不上他,魏皇后看不上他,就连左骁卫的兵将都看不上他。
可是偏偏魏文仲有事情的时候,还真就放心让林枫林去办。
听起来挺矛盾的,但是却又理所应当。
林枫林这个人最大的好处,就是有自知之明。
所以他知道他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是谁给的,魏文仲交给他的事情,他一向都是拼尽全力。
今日,他便是收到魏文仲的指示,领三百左骁卫藏于山下树林中。
冬日里,传来了几声格格不入的鸽子的咕咕声。
林枫林闻声望去,一抬手,一只信鸽落在了他的手臂上。
他从绑在信鸽腿上的细竹筒中取出了一张纸条,打开看去。
纸条上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人下山了。”
林枫林将纸条放入怀中,将信鸽又放了回去,一拉缰绳,胯下马踩踏着树枝向树林外走去,“走。”
身后,三百左骁卫跟上。
“一会见到的是上元夜那日刺杀魏相的同党,全部擒拿,反抗者,杀!”
京城十六卫,各司其职,每支军队都有自己管辖的范围。
左右骁卫主要是负责宫城内外的巡守。
本来这种缉拿凶犯的事情本来应该是左右金吾卫的事情。
不过林枫林带兵“巡逻跑马”的时候正巧遇见,替金吾卫抓捕一下,也算是顺手为之。
……
下山的路上。
为首的陈宁早早就看到了山道上那泛着寒光的铠甲。
他早就料定了魏文仲不会轻易让他们将杨文政的尸身带走。
如果青哥所推断的事实,杨思业兵败还有杨家大火都是魏文仲所为。
那么上一次杨文政和吴霜在牛头山被围。
还有冯天平举动异常将他们包围在丰州。
以及杨文政以前自己遇到的事情,便都有可能是魏文仲针对杨文政的采取的手段,为的就是斩草除根。
这样一个多疑的人,一个十多年依然要斩草除根的狠心人,怎么可能如此轻易的放过来带走杨文政尸身的人。
魏文仲将杨文政的尸身放在此处,为的就是钓鱼。
经历了上元夜那次的刺杀,这一次不管钓出来什么人,他都会宁可错杀不能放过。
让死士负责收集线索情报,然后由林枫林在山下截杀,最后安上一个同党的罪名。
左骁卫缉拿凶犯途中遭遇拼死反抗,情势严峻,杀之。
这样的理由,过后任谁也挑不出毛病。
陈宁一行人行至山脚处,林枫林呼喝道,“前方嫌犯放下棺木,束手就擒。”
陈宁瞧了瞧坐在马上的林枫林,脚步不停,接着向前走去。
他身后的人也陆续跟上。
林枫林见陈宁没有理他,也不生气,脸上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表情变换,古井无波,如同走步骤一般机械的,按部就班的说道,“拔刀,擒拿嫌犯,反抗者杀。”
他这种机械的命令,给人的感觉就如同不管陈宁如何作答,他都会说出这句话一样。
可是,下一刻发生的事情,林枫林怎么也没有想到。
他带来的三百人中,竟然有一百来人有些嘈杂,虽然拔出了刀,却犹豫不前,导致其他人按照半环绕包围阵型冲出去之后,队列顿时变得散乱起来。
林枫林眉头紧皱,喝道,“你们在干什么?包围嫌犯!”
执行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那一百来人听命令成半包围趋势列好,眼中却仍然没有一丝战意。
直到其中一人忍不住出声道,“先锋军第四营强弩手李大志参见陈校尉!”
此人之后,便是此起彼伏之声。
“先锋军第一营旗兵张久参见陈校尉!”
“先锋军第三营步兵陈登参见陈校尉!”
“。。。”
落凤关之内,称呼陈宁为队长的,是神兵小队的人。
称呼陈宁为陈校尉的,是先锋军中的人。
陈国投降之后,落凤关内驻守的先锋军和神兵小队的人,除了杨文政之外悉数撤军。
当初在先锋军中的士兵,本来各个编制的都有,但是因为这次立下的功劳,全部被留在了京中,基本上全部在十六卫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