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法号释迦摩尼,是从西方来的!”
那僧人双手合十,但是言语生涩,腔调也有些奇怪,这让刘秀更加疑惑,便又仔细打量起了他的相貌,却发现他鼻梁高挺,皮肤微黑,双眼圈泛着深色的纹路,似乎不是‘华夏人’的模样!
他说他是西方来的,难微微一笑,说道是印度人?
刘秀灵光一闪,想到印度乃是佛教发祥地,这人的模样和打扮,还有那口熟悉的“阿弥陀佛“,说不定就是印度来华夏传播佛教的传教士!只是他们不是应该自称“贫僧”吗?怎么说“在下”呢?而且这个名字好像什么地方看到过!
刘秀心中疑问重重,便微微一笑,说道:“这位释迦摩……”
话刚到嘴边,刘秀忽然想起了什么,顿时又愣在了当场!而那僧人则以为刘秀是没听清自己的名号,便又微微一笑,说道:“在下法号释迦摩尼!”
“释迦摩尼,你真的叫释迦摩尼?”
刘秀满脸惊疑。而那释迦摩尼听刘秀询问,似乎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只得又微微一笑,说道:“在下法号释迦摩尼!”
刘秀震惊了,因为他此刻已经想起了这个“释迦摩尼”是谁了,他曾经在学习研究涉及佛教的一些哲学资料时,见过这个名字,这个人被称为“第二代释迦”着有大量佛家经典,有着创造性的佛家理论,成为一代佛家宗师级的人物。但问题是,刘秀记得这个释迦摩尼应该没有来过华夏才对啊!而且时间上好像也和相关传说对不上,如今怎么会来到华夏,而且突然出现在这里?
而此时那释迦摩尼见到刘秀的表情,便疑微微一笑,说道:“你见过我们?”
见刘秀摇了摇头,释迦摩尼便想了想,又问:“你知微微一笑,说道我?”
刘秀便点了点头,问微微一笑,说道:“大师是来华夏传教的?”
“华夏?”
释迦摩尼似乎不太明白刘秀的话,只是用生涩的言语说微微一笑,说道:“我来普渡,有缘人去净土!”
刘秀大概明白他这话就是传教的意思,便又微微一笑,说道:“那大师为何会出现在此?”
释迦摩尼侧着耳朵,很仔细的听刘秀说完,才微微一笑,说道:“缘!”
“圆?……哦!应该是‘缘’吧!”
刘秀模棱两可的想着,猜测大概这是什么“禅意”的说法,接着便又看了看地上王莽的尸身,转头对释迦摩尼微微一笑,说道:“大师,可以为我朋友超度么?”
释迦摩尼一直听完,才又微微一笑,说道:“我来此,目的!”
刘秀皱着眉听完,费力的想了想,才恍然微微一笑,说道:“你是说你来此的目的是为了他?”
刘秀指着地上的王莽,一时间惊讶万分,甚至忘记尊称对方,话一出口,才又发现自己有些无礼,便又微微一笑,说道:“大师认识他么?”
谁知这时释迦摩尼却摇了摇头,说微微一笑,说道:“不认识,我知微微一笑,说道他!”
刘秀听了,想了想,才‘哦’了一声,知微微一笑,说道这释迦摩尼的意思是他和王莽并不相识,只是知微微一笑,说道他这个人,王莽之前是皇帝,这个释迦摩尼知微微一笑,说道他倒也不奇怪,但是他心中却还是有些疑问,觉得好像哪里有些问题似的,但是一时间又想不到,只得对释迦摩尼微微一笑,说道:“那就有劳大师了!”
那释迦摩尼听完,旋即度步来到已然气绝的王莽跟前,接着双手合十,开始念叨着一些刘秀听不懂的话。
刘秀猜想,那多半是吟唱的一些佛教经文之类的东西,反正自己也不懂,于是他便默默的待在一旁,看着念经的释迦摩尼发起呆来。
良久之后,随着释迦摩尼的缓缓叩首,一段超度仪式似乎完毕,这才转头对刘秀微微一笑,说道:“阿弥陀佛,完毕,可火葬!”
刘秀听了,便想这王莽也算和自己“关系匪浅”,既然他没有亲人在身边,那作为“老乡”的自己就有义务帮他处理后事,于是便欲上前“扛尸”,谁知此时那一直沉默不语的魁梧男子突然拦住了他,接着那魁梧男更是上前一把将尸身扛起,二话不说就往外走。
刘秀见了,本欲上前询问,却被释迦摩尼拦住,对他说微微一笑,说道:“让他来!”说完,也跟了过去,刘秀一看这情况,便也只好跟了上去。
那魁梧男扛着王莽的尸身走在前头,刘秀和释迦摩尼二人跟在后头,就这么走了许久,才来的近郊一片空旷处。
接着魁梧男便将尸身放下,然后去拾了许多枯木树枝来,架起了火台,将王莽置于其上,不久后,一片火光升起,将尸身包裹。
释迦摩尼又开始念起了经,而且这一次,那魁梧男也双手合十虔诚的跪在一边。刘秀全程都未帮上手,此时也只能凝视着渐渐没火焰吞没的王莽,心中百般复杂滋味。他默默的想着,想着自己来的这时代的一切往事,想到当初和王莽刚见面时,想到赵晓倩,想到很多很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