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雨剑平生 > 第十六章 一观惊语皆退去,四方无人立雄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六章 一观惊语皆退去,四方无人立雄威

待这个中年男人离开后,茅屋紧跟着又来了一人,那是一位身穿紫色罗裙的美妇,美妇容貌清丽脱俗,气质雍容华贵,不用猜肯定是某个大家族出身的千金小姐。

美妇双手并拢弯腰抱起茅屋竹席上奄奄一息的婴儿,调笑道:“你不是不甘心吗?我就救你一次,我倒是想看看你到底还有没有长进。”

一句话说完,那名美妇便抱着婴儿踏步远去,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也不清楚走到了哪里,只是抱着婴儿来到一处悬崖底的小湖,崖底小湖水色如碧,有霞光辉耀,彩光辉映,白雾缭绕,奇象玄异,令人神往无比。

美妇脚踩湖上浮莲,衣裙飘荡,宛如天上仙女,来到湖心将怀中的婴儿放到一朵七色彩莲上,任有七彩霞光缭绕于其眉心,隐隐有生机盎然的气息散发出来。

这里是一处上古遗留的洞天福地,历经多少年的风雨沧桑,但还是经不过岁月的洗礼,很快就要破碎了,这是破碎前的回光返照,类似于人死前的满面春风,宛如四处漏风的房屋,实则受不到一丁点的动荡。

城外有两具秦战俑站立挡在城门前,黑甲军主将左宗山拄着黑铁鞭从地上站起来,当即有三五个黑甲军士推开厚重的城门,左宗山大摇大摆的走进城去,厚重的城门“哐当”一声又关上了。

四名江湖人士,黑白学宫的武修老妪婆,青阳书院的老儒士,兵家蛟龙山的兵家修士,出身于氏剑冢的于一剑,神情各不相同,身为江湖门派的他们都是以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思,为了那把名剑榜榜首的无名剑而来。

这一点于一剑除外,他是为了磨练自己的剑道而来,说来有点奇葩,但毕竟是出自于氏剑冢,于氏剑冢向来是以出各种天才为主的,各种奇葩,疯子层次不穷,这就是于氏剑冢。

洛亭风睁着眼瞪着城外两具秦战俑,神游十万八千里,思绪飞翔,江湖是个怎样的江湖,他不知道,他只依稀听老白讲过一些个江湖上的趣事。

江湖上有两大佛门圣地万佛寺,千碑寺,万佛寺有万佛殿,千碑寺有千碑林,同属于佛门,但素来不和。每隔十年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朝辩大会,每次朝辩大会两寺都会吵得不可开交,都想要动手打架了,用洛亭风的话来说,本是同根生,相煎可太急。

黑白学宫,青阳书院两大文道学宫书院,每年春季都会有从各地赶来的读书人参加笔试以求进入书院,学宫内学习,谁说武盛比文弱,谁说读书人只会坐在寒门苦读,谁说读书人只能高居庙堂,谁说书生就得是个白面书生。

吾辈书生苦读圣贤书,知道明理,为求天下太平,养一口浩然正气,塑一颗文胆,心比天高,敢同日月争辉。

这句话听老白说这是一个文道贤人所说,他为天下书生争气了,争了一口气。

江湖趣事总之说不尽讲不完,从老白口中那些个江湖凶险之事都变了味道,趣,趣中趣,美妙无穷。

老妪婆冷喝一声,贴身一跃,身形如长蛇般灵动,双掌挥出,左掌轻轻拍去,右掌也紧跟着轻轻拍去,都拍在胸口前。

左手为阴,右手为阳,两掌交换走天地阴阳两仪之势,仿佛没用多少力,但却能听到那犹如黄豆大小的雨滴在砰砰炸开。

身形一拧,借着冲势,一节腿鞭甩在另一具秦战俑身前,十指并拢,双手成拳探出,凶猛的拳罡轰然砸下,宛如暴风雨一般,撞在黑色外甲之上,黑色外甲上只是掉下形状不一碎石块,外甲上的兵篆越来越清晰了。

一轮攻势过后,也不见两具秦战俑有任何反击,但是老妪婆轻握住有些发肿的手掌,踉跄的后退几步,欲要说话。

就在这时,两具秦战俑连动,双脚蹬地,并瞬间发力,手中青铜长戟,青铜长戈直接劈向老妪婆,霸道林然的一戟,一戈同时劈出,狂风飞舞,呼呼作响。

长发吹乱,已经头皮发麻的老妪婆脚踩小碎步,右脚踩大跨步,在她的脚下演化成一个圆,并在这个圆上不断重复演化着,双掌游动,随身形不断游动而变幻着。

两具秦战俑异口同声叫喊道,仿佛是从喉咙里吼传来,是那般嘶哑:“战,谁杀我西秦人者,诛!”一戟瞬息而落,宛如泰山压顶般,劈来。

紧接着便有一沓书帖升腾而来,以下向上飞去,散开,千卷长书,气势如虹,似有遮天蔽日之势,老儒士袖口风声登时一止,瞬而爆开,有缕缕漏出,书帖中那些气吞河山的水墨丹青妙笔显现在众人眼中,但也不抵那一戟,在顷刻间便化为纸屑,满天飞舞。

老妪婆转过头看到有五柄飞剑掠出,呈五行之势,相交叉,依次振动,剑光交映流入眼帘,满是震撼。

然而接下来几乎所有人都听到了那近似金属铁片碎裂的声响,青铜长戈,长戟攻势依旧极为凶猛的劈下来。

碎裂的铁片散落一地,呼呼风声不绝断,老妪婆旋即脚步轻移,双掌轻轻拍出,手掌游走某种玄奥的轨迹与长戟,长戈只是进行断暂的接触,擦边而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