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奕亭道“户部还罢了,工部的人要是派出去只怕才是多余,几间屋子哪里需要一个人专门在那里看管。”
“现在不必,将来或许一城也能有好几间书院,到那时就不算浪费。”赵璇肯定道。
“博士觉得呢?”
博士思虑片刻道“臣不敢肯定丞相所说的盛景是否能够出现,但若有这一日当是天下的福气。”
“那你觉得应该如何挑选,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去办书院。”萧奕亭问。
“已经在太学待了很多年,学识人品都没有问题,而且懂得因材施教,不摆高高在上的架子。”赵璇道“这些人博士心里应该有数,将消息放出去,若这些人中有人愿意自己去,自然最好,若没有就从请愿的人里头挑几个最好的。”
“那女子呢?”博士忽然道“丞相说女子也应该念书,可太学中并没有女子。”能够进入太学的女子大多是高门显贵家的女子,自然不会做这样抛头露面的事情。
幸而赵璇早就虑到这一点。“宫中有些女官能够断文识字又知事明理,到了能够放出宫的年纪却无依无靠,不如就让她们来做女学的先生。”
萧奕亭想了想,这倒是一个法子。“宫里每年都要放很多宫女出宫,这又该怎么挑选?”
“选五十岁往上,相貌平平因年老而出宫的女子,因为已经没有生育能力,即便和其他先生都住在书院里也不会惹人非议。”赵璇道。
博士惊讶道“丞相思虑周全,在下佩服。”
赵璇还了一礼“天下臣民皆是陛下的臣民,陛下身为君父,自然和天下父母一样,希望子孙后代都有出息。我不过是替陛下将这些话说出来罢了。”
萧奕亭顺势接下恭维,命吏部和太学一同拟旨,将公文放下去,紧接着又让宫里将符合要求的女官择选出来。令他意外的是寥寥无几。
“你确定这是个好主意?”
“不知陛下是否还记得当年力陈科举和荫封优劣的自己?当日种种到了如今也不过初见成效,何况是女子入学这样前所未闻的事情。”赵璇对于屈指可数的人选并不意外,坐在一边将每个人的信息都仔细看过。
太学那边的名单也已经送过来,只有四人请愿。不过这已经比她预料中的好。
“先在泽城和云州试一试,这两个地方繁华富庶,有钱念书的人比较多。”赵璇从一百四十六座城池中选了这两个,主要还是看中那里的经济更发达。
萧奕亭并未否决,将拟好的文书交给赵璇“宫里的人也不多恰好够去这两个地方。”
“等书院修整好他们再启程,到了那边还要置办各种东西,这些钱不必当地出,都从官中走,一城给个万八千的也就够了。”赵璇道。
博士也将拟好的书目交给两人,还是赵璇提了一嘴,既然担心教坏了,干脆直接讲一样的内容,这样也能够根据需要一起更改书目。
“都是流传已久的经典,不过用这些书会不会太过晦涩?”萧奕亭道。
博士闻言一愣,随即想明白此次开学,并不只有十来岁的少年人,大约还会有许多刚刚开蒙的孩子。“臣再添上几本开蒙识字的书。”
赵璇看了一眼,道“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有增广贤文都添进去,至于女则女训之类的书反倒可以放一放,学中当以知书明理为要义,这些家中自然有人教,去教书的女官也会规范她们的言行礼仪。与其拿出来耳提面命,不如潜移默化。”
“也罢,若去念书的女子多再叫他们补上也不迟。”萧奕亭道。
出门时,博士同赵璇一道,客气道“从前竟不知丞相有这样的抱负,实在是惭愧。”
“当今世上,轻视女子的人不胜枚举,就连女子也自觉轻贱。可在我看来天地生万物,并没有什么女子不如男的谬论。女子生来心细,在整理典籍,管家理帐上都远远胜出男子,并不是所有男子在做的事情,女子都不能做,有时候女子反而能够做得更好。”赵璇道。
博士沉吟片刻道“丞相可知郑愍公的最后一任王后是谁?”
“秦国嘉仪公主。”
“嘉仪公主成婚不足十年就早亡未必没有两国民风差异过大的原因,丞相觉得她死的时候是否曾经后悔?”博士道。
赵璇道“走上和亲道路的女子,没有一个不后悔。即便身为王后又如何,在一个根本不懂得尊重自己的人身边只怕比死还要难过。”
据说嘉仪公主生得貌美,令郑愍公一见倾心,非要迎娶回国,然而成婚不过数年便移情别恋冷落王后,令王后郁郁而终。
博士道“秦国民风大约正是丞相所期盼的盛世,可当年嘉仪公主正是因为和郑国格格不入才死得凄凉。不知丞相怎么看?”
“嘉仪公主纵然出身高贵却从未倚仗着自己的身份欺压他人,而且一直尽心尽力的侍奉国君,对各位嫔妃所出子嗣也都一视同仁,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然而即便如此还是不能换来其他人的认同,她是在痛失爱子之后才抑郁而终的。”赵璇道“博士难道不觉得害死她的人恰恰是郑国那些愚昧而不自知,自以为是的人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