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应该算是本地人吧。”赵宝萱想了想:“我们家是曾爷爷那一辈才搬来渔城。”

赵家祖上在京城做过宫里的厨师,后来战乱就逃了出来,拖家带口的往南边跑,不论走到哪儿都以开饭馆酒楼为生,每代传人都能独立做出满汉全席,在上流社会颇受欢迎。

后来时代变迁,不允许私人开饭店,赵家的御膳手艺在民间消失了一阵子,再到后来,又允许老百姓自谋职业,赵宝萱的爷爷雄心未泯,让赵青山从单位辞了职,爷俩一起利用自家的住房在一楼临街的优势开了个小饭馆,赵家的厨艺这才重现江湖。

严格算起来,他们家在渔城的居住年限,是从她爸爸在渔城上班才开始的。

“在一个地方住十年以上就算当地人了!”郭小七总结道,继而又问:“张总呢?你是哪里人?”

说到底,郭小七对一眼就能看出不是本地人气质的张无为更好奇一些。

但是有些话不能直来直去的问,这是师傅教的,要从你感兴趣的人身边开始打听,找到共同点再慢慢确定范围,耐心的从中找一些对自己有利的地方。

张无为道:“像你说的,在一个地方生活超过十年就算本地人的话,那我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生活超过五年的,或许我只能算地球人。”

“哈哈!”小七到底年轻,还没学会老练沉稳,在张无为面前不过问答了三言两语就忘了伪装。

“到处奔波是难免的,那就看祖籍喽,像我出生在缙村,以后也是走南闯北的,在同一个地方想要连续生活超过五年还做不到呢,不过我父亲在这里,我祖先埋在这里,我的根在这里,别人要问我是哪里人,我还是说我是缙村人!”

少年人活泼开朗的本性流露,哪怕对方只是一个陌生人,只要合了眼缘对了胃口,什么话都可以跟对方聊,连心都可以交。

这让在场的两个女孩子觉得很不习惯。

赵宝萱其实不太喜欢男孩子聒噪,但是她喜欢女孩子叽叽喳喳,因为她不太善于猜测别人的心事,总要别人把话都说得很明白才能懂。

男孩子话多显得不够man。

她扭脸看看牛十一,心想,这个女孩子要是也能像郭小七这么多话,她就有事做了。

可惜呀!

牛十一原本被郭小七给怼得来了脾气早就想发火的,碍着客人的面子,就忍了。

这会儿看着郭小七口无遮拦的,生怕他哪句话就说出不该说的——师傅教的本事都属于秘而不宣的东西,没有交代过就不能说出去,气的她怒从心头起,横眉竖目的低吼了一声:“就你知道的多!还不把你的锅盖子给盖上!”

郭小七冷不防被牛十一叫了外号,又羞又恼,脸皮立即涨的通红:“要盖也是师傅盖,你管不着!”

他们拜师学艺,进了师门就领了规矩:自己的师傅永远是摆在第一位,自己学好自己的本事,不去管同门师兄弟的水平如何,更不能管其他师傅带出来的师兄弟水平如何,如果自己要想对别人指手画脚,得把对方的师傅打败了再说。

牛十一果然被怼的哑口无言,眼睛瞪得像铜铃,看着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赵宝萱倒是对牛十一佩服起来,换做是她一定就给气哭了,起码三年都不理郭小七。

哎,同个村子,低头不见抬头见,村里还有那么多长辈,有脾气不能发作,还得做出一副手足有爱和睦相处的样子。

她忍不住就对憨厚耿直的牛十一心生同情。

眼看着带路的这两个人吵起来,从礼貌上来讲,他们作为客人的当然就不能再顺着这个话题问下去。

张无为没有觉得有什么可尴尬的,继续问道:“是啊,有妈妈的地方,就是祖籍。”

郭小七的心情显然没有被牛十一的态度影响,他对张无为的话很感兴趣:“我们这里论祖籍是跟着祖父的,我还是头次听说祖籍能跟着母亲的。”

张无为是跟着赛文出去旅游的时候,才学到的这些跟氏族社会有关的伦理知识。

跟着父亲姓,只代表他是这个父亲的孩子。

追根溯源的话,源头都在母亲那里。

不管社会如何变迁,文明如何进化,根系都深植于地下。

张无为道:“就像一棵苹果树,不管在哪根枝条上结了果子,果子的根永远都在这棵树上。”

树的营养全都来自于地下,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不论果树的种子将来在哪里扎根生长,它最早形成的地点就决定了它的基因。

所有的寻根,都是寻找母亲。

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

真正的寻根并不是为了认祖归宗,而是为了寻找最适合自己生命在最初得以生长的土地。

郭小七咧嘴笑:“是那么回事!”

牛十一无法阻止郭小七的说话,只能起鼓鼓的加快的脚步走在前面,很快就跟他们拉出了七八步的距离。

赵宝萱很想跟上去,奈何她的手被抓住了,想甩,甩了好几下也没甩开,还被张无为用眼神问候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