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体育 > 网坛之数据天王 > 第89章 疯狂续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号球场的比赛已经告一段落,现在趁着这段时间,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其他场地的比赛情况。”

CNN体育频道的主播麦克·唐纳德正娴熟地把前后两个话题连接起来。

“2号球场目前正在进行的是一场4分之4区的第二轮较量,由2号种子拉法·纳达尔对阵罗克斯。”

“当前比分是6-4,1-2。约翰先生,对此您怎么看?”

常年坐镇BBC、天空体育等大型媒体,担任特邀评论员嘉宾的麦肯罗立刻接过话茬:“罗克斯是个传统意义上的泥地高手,按理说在迈阿密这样的硬地赛场很容易被进攻型打法惩罚。”

“不过幸运的是,今天他的对手是纳达尔,另一位人们眼中的泥地高手。因此从比分上看,局面似乎还算不错。他在第一盘只输了一个破发球局,甚至在第二盘比赛率先取得破发。”

简单地进行了一下客观叙述,素来以“大嘴”着称的约翰·麦肯罗再度开始下判断:“不过我认为罗克斯是毫无机会的。”

“哦?”主播麦克适时地表达了疑惑:“但约翰先生你刚刚不还在说,对阵纳达尔是罗克斯的幸运吗?”

麦肯罗轻轻笑道:“哈哈,是啊。可惜,现在的纳达尔已经开始逐渐从泥地,向硬地以及草地发起冲击。”

“或许拉法的场地革命在速度最快的草地尚未成功——中慢速的硬地上,他绝无提前掉队的可能。”

麦克明显也认为2号种子不是罗克斯能掀翻的,于是随意附和了几声之后就跟随镜头的切换继续介绍道:

“嗯,那么3号球场,如大家所见,对战双方是来自于德国的9号种子托米·哈斯,以及来自华国的兰逸飞。”

“网带一边是多年以来的世界前十常客,另一边是刚刚淘汰了英国名将亨曼的华国神奇小子。”

“比分是2-3,平分......第5次?”

麦克的播报罕见地出现了片刻迟疑。

麦肯罗也微微观察了一下场上比分,然后根本不顾及场上球员的面子,嘲笑道:“托米·哈斯还是老了啊,竟然已经在这一局浪费掉5个破发点了?”

......

麦肯罗作为古典网球(也就是草地、木拍、羊肠线时代)的一个符号缩影,一直都是兰逸飞相当崇拜并且尊敬的一位名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兰逸飞喜欢这个美国人的“大嘴巴”。事实上,如果让兰逸飞听到对方在这场直播里的评论,一定会毫不留情地反驳回去。

什么叫“哈斯不给力,连续浪费破发点”?解说不是乱说,明明是我自己招数尽出才勉强抗住了一个又一个破发点好不好?

再回到具体对局。

直到面临两个破发点之前,兰逸飞还在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进行防守:发球之后有机会就进攻,如果进入相持则在底线耐心防守。

毕竟从数据上看,脚步移动是二人差距最小的项目,其次则是耐力。

但这也恰恰印证了一个道理,你最擅长的东西使着一定顺手,效果却不一定最佳。

皮尔曼针对哈斯的脚趾伤为兰逸飞制定了接发球局的PlanC,针对其肩伤制定了PlanB,这些都还没用出来——

兰逸飞自己的常规打法,也就是PlanA,已经让他的第三个发球局岌岌可危。、

所以无奈之下,他只得开始进行转变。进一步放弃自己的高速节奏,用再慢一步的底线回球来寻求角度的开放;另一方面,升级自己的发力方式,力求打出强度足够的回球。

本来让兰逸飞很心虚的打法,却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40-40,40-AD,40-40......如此循环往复,兰逸飞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扛过去了足足5个破发点!

迈阿密的球迷们已经彻底嗨了,反正这场没有他们的宝贝本土球员,场上俩人打得越激烈越好。

兰逸飞,作为弱势一方,天生被路人所支持,此时更是有一大帮人让他挺着最后一口气不要懈怠。

兰逸飞最后也终于找到了一些诀窍。

哈斯的回球往往看起来适合用“以快制快”的手段来反击,但当他真的把节奏放缓只追求最后一板的超级发力之后,才得以看到对手的肩伤影响。

兰逸飞的第二个保发点,一记大力、但角度并不刁钻的正手进攻。哈斯正手借力失误,回球直接下网。3-3。

......

兰逸飞的球员包厢内。

威廉一脸好奇地看向皮尔曼:“你这个战术设计得妙啊!看准了托米·哈斯擅长借力打力高频率调动,但是大力回球容易失误?”

皮尔曼倒不贪功:“主要是因为兰逸飞主动提出想针对托米的肩伤与腕伤。原本在我的计划里是没有这一项的。”

“他自己提出来的?”威廉若有所思地把目光放回球场内。

哈斯的体力终究还没出现漏洞。第七局,兰逸飞所期盼的乘胜追击未能出现,比分变为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