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去的路上,秦王荡沉思良久,又忽而询问屈原,道:“屈子,你可看出了其中的症结所在?”
“症结?王上是说,秦国的孤儿太多,无人抚养的问题?”
“正是。”
秦王荡叹息了一声,说道:“秦国连年征战,百姓的父亲、丈夫、兄弟,大多死在了战场上,有母亲抚养的还好,只是那些烈士的遗孤可就苦不堪言了。”
“王上是想出台相关的政策保障这些遗孤的生存?”
“不错。”
闻言,屈原沉默了良久,思衬良久,迟疑良久,又道:“王上,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其实在这大争之世,每个国家的遗孤都是非常多的。似楚、燕、齐等国,有时候都会将这些遗孤编籍造册,组织起来,将他们培养成死士。”
“死士?”
秦王荡有些不寒而栗。
“王上可能会觉得有些残忍,有些不人道,但是,这的确是事实。在楚国这种情况是最为严重的,楚国的贵族们,总是喜欢收养那些孤儿,将他们从小培养,成了死士,死士的威力有多大,王上应该心知肚明才是。”
听到这话,秦王荡大手一挥道:“寡人绝不能让秦国的孤儿成为这般模样!”
“那王上意欲何为?让国家抚养这些遗孤?”
秦王荡陷入了沉默。
收养这些遗孤,谈何容易?
被大秦收养的遗孤,日后肯定是忠君爱国的,愿意为了自己的君主与国家付出一切,乃至于自己的生命。可是要将一个遗孤抚养长大,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