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三国之蜀汉再来 > 第两百三十章 许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此,短暂的错愕之后,贾诩只是轻轻摇头道:“下臣没有什么意见,我一凉州匹夫,实在是不晓得中原之事。”

荀彧轻笑一声道:“文和谦虚了,文和在宛县待过多年,怎么也都会比咱们这些人清楚吧。”

贾诩知道以荀彧的胸怀还不至于拿当年的事情来说事,但是他必须得避开这个话题。

“在下确实不太清楚如今的局面该是如何是好,荀公和诸公都是肱股之臣,你们商讨、决定即可。”

贾诩这话一说,大殿之中响起几声不太和谐的嗤笑声,打压贾诩以及从贾诩身上找存在感、刷优越感已经成为众人习惯性的操作了。

不过贾诩和往常一样。仿佛没有听到这些耻笑声,依旧眼观鼻、鼻观心的放低姿态。

而荀彧见此,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缓声道:“贼兵不可轻放,妙才与长文(陈群)说的也确实有道理。”

“如果就让对方这么大摇大摆的离开,那岂不是会让他人把朝廷看轻?天子的威严何在?

同样的,颍川百姓乡亲也是不能见死不救。哪有让百姓顶在前面,咱们就在许都干看着的道理!”

荀彧这话一说,算是为这一次的会议定了性——打是肯定要打的!

但为的是朝廷的颜面、天子的威严、百姓的安危,然后顺便去救援颍川士大夫们的土地、财产等利益。

这些潜台词在座的都懂,所以在听了荀彧明确的答复之后,求爷爷、告奶奶的颍川士族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但许都安危、天子安危不容有失,希望诸君能够以大局为重!”

荀彧又接着强调了一番,他害怕这些人救援家乡心切,而不顾大义。

没有人比荀彧更了解这些同乡的心思了,很多人认为曹老板能够有今天的局面完全是颍川人出了大力气的结果。

没看到新迁都的地方都是颍川境内嘛!

曹老板在的时候,这些人尚能收敛一二。如今曹老板远在河北,这些人虽说不至于利令智昏,但是些许小动作还是会少不了的。

只见荀彧环顾四周,等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后才说道:“文和、长文,麻烦你二人去一趟颍水大营参军事。夏侯妙才愤然而走,肯定是要出兵的。既然如此,希望二位能够助他一臂之力。”

夏侯渊是典军校尉,许都大大小小的兵马都归他节制。这次他愤然而走,依照荀彧的判断,对方应该会直接去颍水大营。

夏侯兄弟两人的性格都是十分刚烈的,偏偏他们两人又是曹老板非常信任的族人。为了不出岔子,荀彧只好派出贾诩和和陈群前去。

虽然贾诩因为之前的宛城之战弄得和曹氏宗亲都撕破脸皮了,但是他在军略上面的能力就是荀彧自己也是自叹不如的。

让贾诩进军营,夏侯渊肯定会挑刺。可是陈群却是颍川大族,是他荀彧一直看好的后辈,这一次前去军营更是作为他的代表。有陈群的存在,夏侯渊也不会太过分。

这样一来,贾诩提出来的计策即便是夏侯渊不满,陈群也会建议着对方同意的。

等散会之后,那些前来拖请的颍川乡人来到陈群等人那里询问情况。

在陈群做出了朝廷肯定会有所行动之后,这些人才稍微安心一点。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人对于荀彧反应的迟缓十分不满意。在他们看来,荀彧站在朝堂之上就是代表着颍川的利益的!

如今整个颍川被荆州军到处肆虐,他们的土地被侵占、庄园被攻占,家族多年来积累的财富正在遭受洗劫。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急,怎么能不气?

可是荀彧在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上却显得不温不火的,如果不是对方身份地位威压这么多年,颍川的士族豪强们早就坐不住了。

而这些人虽说家中没有子弟在朝堂上,可很多都是传承多年的大家族,着书立传、研究经义甚至广收门徒的大有人在。

所以面对这些人,即便是荀彧依托着荀家和自身的威望,也不得不慎重对待。

同样的另一边,贾诩回到家中之后,他的长子贾穆问道:“父亲有心事?”

贾诩知道自己这个聪明的长子肯定是听到了一些风声,便一五一十的和贾穆把今天议事的内容说了一遍。

“父亲大人去夏侯典军的营中岂不是等于羊入虎口?”贾穆斟酌着问道。

贾诩摇摇头,叹息道:“这一次估计为父是不好推脱了的。曹公不在,我如果再推三阻四的,很容易被人扣帽子编排。”

“需不需要儿子带着家眷出城?”贾穆知道自家父亲说的没错,这个时候被人随便安置个罪名给杀了可是就真的没处说理去了。

贾诩看了长子一眼,对于这个儿子他还是十分喜欢的。不仅仅是继承了自己的才智,更是懂得藏拙。

如今主动提出把家人带出城去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而不是像同年龄段的年轻人那样冲动。

沉默想了一会,贾诩缓缓说道:“先不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