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之我有系统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周皇后进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二十八章 周皇后进谏

听了方逸的话语,崇祯顿时精神一振。

“方世兄快快请讲。”

“第一人乃延绥巡抚洪承畴,此人文武双全,熟悉兵事,皇上可大用他,命他主持整个西北,乃至整个大明的剿匪之事,此人一定能胜任此事,不负皇上重托。”

“洪承畴?”崇祯默默地将这个名字记在心底。

作为明末最着名的文臣和统帅,由于其被俘投降,洪承畴在历史上一直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叛徒,但也有人认为他保留了民族的元气,但无可否认的是,此人能力确实非常强,属于既通政务,又知兵事的通才,在他兵败被俘之前,都可以重用此人。

所以方逸向崇祯推荐的第一人,便是洪承畴。

“这第二人,乃大名知府卢象升,此人勇武绝伦,也擅治政理民,任一方总督绝对没有问题,皇上可将宣府,大同一带的防务,交给此人,只要充分放权给他,他一定能全力以赴,帮皇上守住京畿一带。”

卢象升的忠勇和气节是毋庸置疑的,他麾下的天雄军,也是明末有名的强军之一,战斗力超强,只是谋略上有些问题,此人可以做将帅,但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行事有时也稍欠考虑,并非统帅之才,因此只能排在洪承畴之后。

卢象升由于在此次后金入侵中的优异表现,早已得到崇祯的赏识,此刻听方逸也提起此人,崇祯顿时便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这第三人嘛,便是曹文诏,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能征惯战,皇上可命他镇守西北边疆,以防察哈尔部林丹汗以及一些心怀不轨草原部落的入侵。”

林丹汗乃是草原上黄金家族的正统,在诸部落中声望很高,但他和大明的关系一向暧昧不明,有时会相助大明讨伐后金,有时却也会趁机杀入大明境内,劫掠一番。

对这种立场不明的‘盟友’,必须要有一定的提防,将大明第一猛将曹文诏放在边疆镇守,可谓是一步妙棋。

曹文诏或许对付不住皇太极,但抵敌住林丹汗,以及小股的草原部落入侵,却是问题不大。

将曹文诏送往边疆,方逸也有自己的一番小心思,他知道曹文诏是在讨伐农民军的战役中战死的,心想若是给曹文诏换个地方,对方或许就不会死了。

这位历史上的大明第一良将之死,委实是太可惜了。

让曹文诏去边疆,也是对他的一种变相保护。

听了方逸的话,崇祯略一沉吟,便点了点头,道:“方世兄举荐的三人,朕都已知晓,待朕斟酌一番后,再做定夺。”

方逸听了,眉宇间顿时便闪过一丝担忧之色。

心想崇祯刚愎自用的老毛病,这次又犯了,明明自己已经根据历史的走向,给他提出了最优的贤臣良将人选,但看崇祯的模样,他似是还有些不同的意见。

崇祯端起酒杯,望向方逸,眼中闪过感激之色,“方世兄,朕如今虽然是天子,但一直都没有拿你当外人,你为朕,为大明做了很多事,朕心里都清楚,你安置灾民,独守遵化,毅然出城挑战强大敌军,为了朕,为了大明,你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朕的心里,都有数。”

此刻的方逸,眼中也有泪光闪动,他望着崇祯,像是看着自己的兄弟,一时也是百感交集。

崇祯举着酒杯,一脸真诚地说道:“方世兄大才,朕是知道的,以你之才华,来日必将能为我大明立下更多功劳,公侯之位,朕应许你了,若方世兄还能立下更多的功劳,到时便是裂土分茅,朕也毫不吝惜。”

裂土分茅的原意,指的是将白色茅草裹着的泥土,赏赐给臣子,寓意将土地和权力给予他。

崇祯所指的裂土分茅,是答应给予方逸一个异姓王的头衔,让方逸如同云南沐家一样,成为世世代代镇守某地的世袭王爷。

这也是皇帝能够给予臣子的最高荣誉和待遇了。

方逸听了,一时也是十分的感动。

两人举起酒杯,点头示意后,双双一饮而尽。

酒足饭饱之后,方逸与遂平起身告辞,两人双双而去。

崇祯若有所思地望着两人消失的方向,久久不语。

“皇上想什么呢?”周后款步上前,依偎在崇祯怀中。

崇祯将周后紧紧抱住,轻抚皇后那如云的黑发。

良久,他方才轻叹一口气。

“皇后,你有没有感觉,方逸最近,变得有些,嗯,有些咄咄逼人,居然当着朕的面,殴打高起潜,并且他说话也很是直言不讳,并且虽然朕贵为天子,但是在他面前,朕感觉在气势上,竟然有些处于下风……”

崇祯脸上露出苦恼之色,“明明方逸为朕做了这么多,立下这么多功劳,朕却这么想他,朕是不是有些像那些猜忌手下忠臣的昏君?”

周后蹙起好看的眉毛,想了半晌,却是轻笑了一声。

“皇上,臣妾想说两件事给您听。”

“皇后请讲。”

“昔年刘备曾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才有后面的天下三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