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优 的解释下,原来在这个数学国际大赛上除了正赛以外,还有一个交流赛。
这个创意还是跟原老板进行合理化的控子一下。
所谓的交流赛,那就是参加青少年选手们比赛过后,还有一个集体的交流活动,换句话说:
选手可以参加,领队或者老师等人可以参加。
这是为了方面有“仇”,‘杀’了小的,但是放了老的进来。
为的就是在一届比赛中将双方的矛盾给去除掉。
假设一下,灯塔国的选手赢了华国的参赛选手,如果是华国的老师或者领队在这之后的交流赛上赢了,那不就是白回来了一些颜面么?
当然,假若华国对的老师或者领导也输了,那不就说明了全方位的落后,知耻而后勇的得继续努力的吗?
随着这样的一个发展,逐渐的,甚至于围观的人都可以参加进来。
这属于是一个赛后的国际数学交流活动。
虽然大家语言上虽然不通,但是在数学领域却是相通的,是能用数字交流的。
毕竟,都是阿拉伯数字啊!
这个交流赛的活动便是各国可以拿出一些彩头,出一些题目,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划分。
大致的情况,就跟刚才朱铨这些外围游客们参与的数学答题差不多的性质:
也就是无论谁在规定范围内答对了对方国家的题目,便可以得到该国家给出的彩头。
所谓的彩头,一般都是一些各国特色的东西。
比如华国,每年的彩头基本都是一些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水墨画,什么文房四宝这些的;
比如西方的国家,那就是什么油画、雕塑之类的。
当然了,价格都是五位数起步的。
甚至于还有传世的名画当作噱头出现过。
只不过那个题目太难了。
根本就回答不出来啊。
有比赛,那就有输赢,好多华国的游客们想着还能有报仇的机会,又都留下来看这次的交流会了。
“也不知道这次彩头是什么?”
“不知道啊,反正这个应该很贵的,我还挺期待的。”
“一定要把灯塔国的赢下来!”
“对,狠狠虐他们一把!看把我们孩子都给弄哭了!”
“孩子们这回输了,但大人总该赢了吧?”
...
众游客窃窃私语着,一边期待着交流赛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