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二百零五章 忠臣报国无门,将军亡阵不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零五章 忠臣报国无门,将军亡阵不能

招降话术本就应该先展现本方的强大和辉煌胜利,燕青自不会只讲半截话。

“作战意志最坚定的是折可求统领的河东兵马,其部与我军历经十一战,溃败后还节节抵抗,但也因此败光了河东的家底,我军杀伤俘获的兵马近两万人,算上溃散后遁入山林者,随折可求退守平阳府(原晋州)的兵马应该只有四千余。”

“这——”

王禀因震惊而腾地站起,不小心牵动了之前出城作战时受创未愈的伤口,疼得额头立即渗出了汉。

其人并不怀疑使者的话,以同军的战力,照实说就行,完全没必要欺骗自己。

燕青没有讲任何细节,可寥寥几句话已经透露了很多的消息。

折可求退守平阳府,说明汾州已失。

但这句不是重点,剩余的兵马不足五千才是。

掌握在折可求手中可是三万多大军,如今却仅有四千多,十不存二!

河东路终究是河东人的河东路,没有了急于恢复家园而敢战的河东兵打头阵啃硬骨头,朝廷派再多援军来都是白搭。

何况,经此一败,朝廷还敢向河东路再派援军么?

张孝纯心中装着事,又是不知兵的文官,没心思去想燕青话中隐含的深意,倒是没有王禀这么激动,接着催问其人。

“其他三路呢?”

“刘副总管不愧为当世名将,竟在我军攻击发起前洞悉了战场态势并果断转进,连带着汾州部分兵马提前赶到平阳府构筑新防线,才让败兵不至于一路退到河外。”

“刘家子!”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张孝纯就是再不知兵也听出了燕青话中的不屑调侃之意,可其人自己都准备投降了,终究没脸对刘光世骂出狠话。

但燕青接下来的话却让其人无法维持镇定了。

“不过,刘副总管果断转进,也让我军能够从容布置,从而全歼河中府兵马。”

嘭——

王禀一拳砸在桌子上,面色阴沉得可怕。

两年前大的名府之战,朝廷大军不战自溃,十余万精锐一朝葬送。

根源虽然是大宋禁军烂透,童贯统兵无方也难辞其咎,可直接诱因却是刘延庆遇敌即溃,让大军陷入粮路断绝的危险局面。

刘延庆的溃逃,让王禀不得不接下徐泽的任务,从此再无法安心做事。

而刘光世的溃逃,则彻底打破了其人不做贰臣的希望。

好半晌,王禀才冷静下来,问道:

“姚经略情况怎样?”

燕青是大名府人,参军前就听说了一些南乐镇之战的细节,正是对同军赫赫声威的向往,其人才会放弃演出队的招揽,坚持要参军。

入伍后,燕青又了解了更多大名府之战前后的故事,也隐隐猜到了王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自然能够理解这位老将的心态。

“南乐镇之事重演,只是这次发生在营中,待我军平息了营啸,姚经略已经没在乱军之中。”

王禀其实见都没有见过姚古,更谈不上有什么交情。

如其说其人关心姚古的情况,还不如说他在寻求自我救赎。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统兵战将亡于阵战乃死得其所。

九天前,种师中得知李逵在永利监击溃撤退的本部兵马而匆忙转移,却被木麻带兵拖住,王禀点兵出城掩护种师中撤退时,就存了必死之心。

可惜双方战力的巨大差距让其人这个愿望都无法实现,两军还没有接阵,其部就被打散,王禀因中流矢而昏迷,又被忠心的部下救回城中。

姚古死在乱军之中虽然窝囊,但也好过想死于阵上而不得的人。

“种端孺呢(种师中表字端孺)?”

“种都统制年老体弱,连日逃亡伤了肺腑,吐血而亡。”

燕青并没有骗王禀,但他只讲了一半实话。

当日,种师中回光返照,欲要以亡于阵赵的大将事迹激励后人,只是终究气衰,喊出“种家军不灭”的口号后就吐血而亡,至死身上都无一处战伤。

但受种师中的激励,其人剩余的亲兵家将却尽皆力战至亡。

不过,这些细节就没必要讲了。

王禀确实也不关心种师中以外的事,其人苦笑一声,张开了嘴想说些啥,最终却没有说出来。

一旁沉默的张孝纯见王禀把话题带偏,忍不住接过话题。

“贵部究竟在太原府投入了多少兵力,我朝东线的人马莫非也全军覆没?”

燕青自是知道张孝纯关心的是什么事,坦然回答道:

“东线其实还有一部人马建制完整,正要请宣抚使帮忙。”

张孝纯终于听到了自己想听的消息,脸上的紧张之色尽去,旋即又僵硬了下来。

“燕参军,你所说的兵马,可是驻扎寿阳县的犬子张灏?”

“正是。”

张孝纯起身,向燕青郑重一揖。

“孝纯无能,愧对大宋朝廷,愧对太原军民,即将做那不忠不孝之人,但犬子自有志向,还请参军莫要让孝纯父子相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