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金夏三国的荆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金夏三国的荆州

如今的金军,还没有做好在这种地形下作战的准备。

而且,金国刚刚再次打下西京道,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镇守维稳。

三年前就拿下的上京道,也还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等待着勇士们去征服。

这个时候,绝不能贸然与夏国发生摩擦而再开新战场。

更重要的是大金的盟国大同已经进入河东路,同夏两国的边境线犬牙交错,长期来看,必然会爆发冲突。

金军若是进入夏国境内,大同正乾皇帝会允许大金与夏国开战么?

“照里、吴十。”

“末将(属下)在!”

“你们二人这就去兴庆府,告诉夏人,大圣皇帝陛下已经宽恕了他们去年擅自与我军作的罪责,大金只打欺压女直人的辽人,只要他们愿意放弃对抗,交出辽主,我们绝不会与夏国为难。”

“是!”

半个月后,完颜照里与萧吴十归来,并一同带来了夏国使者李造福。

李造福告知完颜宗望夏人认可大金国的强大,愿意正式派出使团向大金上表称藩,但有两个条件。

一是黄河以西的河清军、金肃军、宁边州等地辽夏两国曾有纠纷,之前天祚帝已经同意将这些地方划给夏国,希望大金国不要再追究。

二是夏国承诺不帮助流亡的天祚帝复国,大金不用再接其人走。

夏人在这里撒了谎。

去年,金军贪心不足,没有做好准备就仓促进入西京道。

结果,硬是将追击战打成了治安战。

大军持续作战大半年,疲惫不堪,退回内地休整时,只在云中府、丰州保留了少量精锐兵马,其余各地尽皆交由新附军驻守。

其后,河清军、金肃军、宁边州悬于黄河以西,便毫无意外地被一直窥伺这些地方的夏人占去。

对残辽势力而言,河西两军一州之前就被金军攻下过一次,将其作为夏国出兵援助大辽的报酬并不是不能接受。

但耶律延禧也清楚绝对不能一次性就喂饱贪得无厌的夏人,只是默许了夏军“就近支援”,却从没有公开承认将三地割给夏国。

对金国而言,河清军、金肃军、宁边州与西京道其他各州府隔着宽阔汹涌的黄河,钱粮输送困难,还远离本国的后方,驻守该地的成本极高。

而其地离夏国的首都兴庆府却只有八百里,夏人攻击彼处非常容易。

没有在西京道建立稳固统治前,金国就算派兵驻守河西之地,也经不住夏军长年的骚扰,迟早会丢掉。

金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摊子铺得过大,这几年已经被灭辽之战拖得筋疲力尽,迫切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以消化灭辽成果。

这个时候,大金贸然与夏人争夺河西之地殊为不智,只要夏国真愿意老实安分,不再支援天祚帝复国,割几块不毛之地给他们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灭辽并不是大金一家的事,还有出力没有大金多好处却占去大半的大同,偏偏大金还不能忽视大同的存在

去年同金续订盟约时,就已经明确了辽国为同金两国共同击败,其政治遗产也应当为两国共有。

任何第三方未得到同金两国同时授权,不得采取煽诱、出兵等非法手段,擅自窃取同金两国的共同利益。

敢无视同金共同利益者,皆为两国之共同敌人,必将遭受同金两国的严厉打击。

这份协议不仅针对第三方有效,对同、金两方也同样有约束力。

金国实际上没有权力擅自处理本国还没有入账的领土,要送给夏国也得先经大同点头才行。

更何况这些地方不仅与金夏两国接壤,还在大同的眼皮子底下,不事先征求大同的意见,就等着徐泽的报复吧。

仗还没打完,金国自然不可能先问过大同是否同意再决定河西之地的归属。

因此,得知夏国占领河清军、金肃军、宁边州后,完颜阿骨打便明智地选择了暂时搁置争议,待本国稳定西京道后再议此事。

完颜宗望这期间已经向皇帝上奏了派遣完颜照里和萧吴十使夏之事,并得到了大圣皇帝的旨意。

其人当即警告李造福不要拿辽主来跟金国讨价还价。

“夏国如果真的想归附我大金,就应当按先前的告谕把辽主押送过来。若再犹疑背反,以后莫要后悔!”

以外交辞令而言,完颜宗望忽略了夏人提出的割土之请,直接谈辽主之事,态度已经很明了。

正常情况下,收到了大金的“诚意”,夏国应该见好就收,就算不能及时将辽主送回来,也会给大金一个说法。

但李造福回去后,夏国却就此失声,既不提称藩之事,也没有做出退兵的举动,完全忽视了金国的存在。

收到前线传回的消息,完颜阿骨打终于明白了,不狠狠地打上一场,让夏国知道不要试图招惹自己惹不起的存在,大金就别想求得西京道的安宁。

可是以如今的形势,金国又如何敢再开新战场?

要不要放弃河西三地,拉盟友入局,请徐泽去惩戒不知死活的夏人,以“引渡”倔犟的天祚帝来大金享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