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年自从上次生气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他回到了白家庄,领着大龙和晓峰,开始购买沙子和洋灰之类的材料,准备盖房子了。
听说要盖大房子,大龙和晓峰可高兴了,和父亲李永年一起,搬砖头,卸砂灰,没几天,俩孩子就被晒得乌黑发亮的。
李永年找来当地最出名的包工队队长,外号叫做张大个子,其实身高也就一米五,让他给规划好了图纸方案。
坐北朝南,准备盖主房为四间大平房,带前出厦,满外宽度十三米,里面的房间被隔成了许多小房间。
光是卧室就有四个,另外还有室内卫生间,洗澡间,厨房,书房,客厅等,全套都有了,规划了一个楼梯,可以上到房顶,平房上面很宽敞,可以在上面晒粮食。
房间的地面准备做水磨石的,拼出各种各样的方块图案,门窗都是做实木门窗的,前后都有窗户,采光非常好。
大平房前面,还有两间东平房,作为柴房和仓库;另外还设计了一个大门楼,上面贴上瓷砖,大门向东,一进门三米处,还设计了一道影壁墙。
院子里全部做成水泥地面,其中在出厦前面,保留了两个栽种石榴树的土窝窝;影壁墙后面,可以垒一个石台子,将老家里的月季花搬过来,摆放在石台上面。
趁着雨季还没有来,李永年的宅基地上,工匠们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了,几十个工匠,已经挖好了地基,将石头下到地基里面,钢筋柱子也竖了起来。
李永年忙前忙后的,还要给工匠们负责饭菜,烟酒;缺少铁钉和铁丝,或者木板之类的辅料,就要到公社驻地去买回来。
终于,大平房的主体盖起来了,屋顶打上了钢筋水泥面,成为了一个整体,比楼板可要结实多了。张大个子说,这房子能抗七级地震呢。
打完了水泥面,需要停工老灰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每天都要朝水泥预制面上洒水。李永年带着大龙和晓峰,每天一早一晚,都要上屋顶泼水。
一个月过去了,工地上又开始忙活起来,工匠们拆下了顶柱,就开始内外墙装饰,打好一遍水泥底子,外面抹上白灰。
木匠们也开始打造门窗了,屋内的地板,开始做水磨石地面;等整个内外装饰都做完了,院子里就开始做水泥地面,盖大门楼,垒影壁墙。
工程赶在雨季到来之前,终于完工了。
李永年看着眼前梦寐以求的新房子,内心非常的激动。这是整个白家庄村,盖得最好的也是最结实的房子。
“哎呀,永年家穷了这么些年,这回可扬眉吐气了!”
“是啊,他家的房子,又大又敞亮,真漂亮!”
“永年盖的房子,咱们全村能数第一呢!”
“听包工头张大个子说,永年花了三万多呢!”
“全村除了永年家里,谁能拿出这么多钱啊?”
“曾经穷得全村倒数,真是十年河西,十年河东了!”
···········
村子里的好事者李文学,在一个下雨天里,喝着茶,抽着烟,眯缝着小眼睛说道:
“看见了吗?这人穷不可怕,关键是要有一颗上进的心啊!你看人家永年家里,从全村倒数,一跃成为全村正数了,这就叫做逆袭,知道吗?”李文学的一番话,说的周围听故事的人,皆是不住地点头。
红霞,大龙和晓峰三人,拿着抹布,正在大房子内擦玻璃,打扫卫生呢,三个人看着自家的新房子,都分好了谁住哪个房间了。
李永年从朋友那里要来两棵石榴树,载在了新房的院子里。
李永年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放了一挂鞭炮,开始搬家了。他将老宅子里的一些能够用的上的东西,搬到了新房子里,另外还打了一些新家具。
“奶奶,跟俺去新房子去住吧!”大龙开始拾掇奶奶姜翠花的衣服和被子。
“好孩子,奶奶在这老院子里住习惯了,周围邻居都混熟了,就不去新房子里掺和了。”姜翠花老泪纵横的道。
想想几年前,自己被那三儿媳妇陈淑芬,从新房子里赶了出来,如果没有大龙将自己领回来,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样子呢?
如今大龙家里过好了,盖了新房子,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去掺和,那是给大龙将来说媳妇的房子,自己一个行将就木的人,在哪里不是过啊?
姜翠花说什么也不去新房子住,无奈之下,李永年只能让她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隔三差五的过来看看她。
王雪好几个月没有回白家庄了。
听说家里的房子拾掇好了,她在城里买了几套茶壶茶具,还有自己卖的床单被罩,还买了一台二十寸的电视机,带回了家里。
“俺家里有电视喽!”大龙在巷子里大喊着。
“这孩子,真是能咋呼!”李永年正在平房顶上安装电视天线。
王雪正在整理她的十几盆月季花。从老家搬家的时候,大龙没注意,将花盆打碎了两个,摔断了月季花的枝子了,王雪正生气着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