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硬核厨爸 > 第464章 葱油手抓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冯若若接着伸出小手,把妈妈也拉过去,一起搂住爸爸妈妈说:“妈妈,你也可以加入我和爸爸的,我们是最快乐的一家人呀。”

卢翠玲看着笑着说:“哈哈哈,还是我们家若若说得对,你们是幸福快乐一家人。”

苏若曦绷不住笑出来:“好好,我们是快乐的一家人,那我们是不是快点吃馄饨啊?不然馄饨都凉了。”

接着一家人一起把馄饨也给吃掉,这么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早餐就结束了。

冯一帆把东西收拾好,然后再去把餐馆的正门给打开。

打开门,外面的街上,因为两边已经被封闭,所以显得异常的冷清和空荡荡。

看到这样的老街,苏锦荣也是不禁感叹:“多少年,街真是,老了,旧了,就像是我,一样是,老了啊。”

听到岳父的感叹,冯一帆蹲在岳父轮椅边,认真说:“爸,您别伤感,相信等我们的古街改建后,以全新的面目示人的时候,这条街会变得更加繁华,会重新称为淮城的一条标志性古街。”

接着,不等岳父开口,冯一帆握住岳父的手说:“爸,您自己也应该相信,您还不算老的,等您身体恢复了,您一定还能在后厨颠勺做菜。”

苏锦荣看向女婿问:“我,真的,可以?”

冯一帆坚定地点头回答:“可以,一定可以。”

冯若若听到爸爸和姥爷的话,小姑娘也凑过来,然后学爸爸的样子,拉起姥爷另一只手说:“姥爷,若若也觉得你一定可以呀。”

苏若曦也走过来,蹲在丈夫身边,将手放在丈夫和父亲的手上面。

“爸,您一定行。”

收获了家里,女儿、女婿和外孙女鼓励,苏锦荣笑了起来,重重点头说:“好,我一定,努力,恢复。”

卢翠玲站在后面,见证了这一幕,作为母亲感到非常欣慰。

儿子能够把自己家庭经营的这么好,真的是让母亲终于可以放心了。

虽然母亲心中,还有那么一点点怅然所失,但那么一丁点的怅然,瞬间就被眼前这一幕的感动冲掉了。

卢翠玲现在觉得,自己可以放心跟老伴回去,在乡下等儿子、儿媳和小孙女。

收拾了一下,冯若若开心的在爸爸妈妈、姥爷和奶奶一同的陪伴下,向幼儿园走去。

虽说古街进行封闭改建,但也还是留出给古街上人进出的路。

在苏记这么一大家子出门同时,古街上一些铺子的老板也都纷纷出门了。

这些老板这么早出门,是准备要去规划出来摆摊的地方看一看。

大家也都是带上了一部分,各自铺子里的东西,要去摆摊的地方试一试,看看那边摆摊是不是可行。

看到苏记的一家人,大家自然也都是主动跟这一家人打招呼。

“荣叔早啊,一帆你们这是一起去送若若啊?”

“真的是好温馨啊,一家人一起送若若。”

“冯大厨,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去那边摆摊啊?”

“对啊,冯大厨,我们可都是很期待,你们过去摆摊,然后给我们带动一些生意啊,不然我们这些东西可带动不了啊。”

看到了冯一帆,大家很自然就想要问,他什么时候过去摆摊?

冯一帆推着岳父一边和大家同行,一边回应:“我们要等周六才过去的,主要是一些东西需要准备一下。

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那些习惯来老街光顾大家的客人,肯定早就知道改建的消息,而且摆摊的地方距离这边也不远的,所以大家肯定会过去,所以生意真的是不用太担心。”

话是这样说,但有些人也还是会或多或少有些担忧。

“说不担心是假啊,毕竟那边环境和很陌生的。”

“是啊,而且那边现在也不成规模。”

“还有一些以前老邻居搬去了其他地方的,所以那边的生意真的不好说。”

“可不是,我们留下来的铺子,虽然各家都有各家特色,但是没有了古街衬托,我们的特色就显得不那么有特色了啊。”

这么一路走来,看得出来留下来的商铺老板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担忧。

这些留下来的老板,或是铺子本身是自己早就买下来,或是和铺子房东签了挺久的协议。

可以说,这些老板之所以留下来,一方面是看在苏记不会离开,另一方面也是有一定客观原因在,并不表示留下来的老板们真的对前景看好。

相反,现在去那边摆摊,大家对前景其实并不是很看好。

所以大家才会把希望寄托在苏记,寄托在冯一帆身上,希望他早点过去摆摊,能够带动那边的客流和生意。

这其中,有几家做小吃生意的老板,对冯一帆过去是尤其期待。

一家老式手工麦芽糖的铺子老板,很认真对冯一帆说:“冯大厨,你们还是早点过去,我们真的都挺需要你给我们带动一些生意的。”

另外几家做小吃生意的老板也都说:“对啊,我们可都指着冯大厨你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