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提亲见老丈人的时候,也不废话。直接就捞干的说。“自己虽然已经成家,不过这次是孤身上任,身边就一个贴身的婢女,如果可以,明天就准备娶了卞氏。聘礼可以直接下到你们琅琊老家。媚儿跟了自己绝不会吃亏,而且日后还会给她一个拿得出手的名分。以后家里的开枝散叶,就全靠媚儿了。”
卞父这几年也遇到了一些给女儿提亲的。不是贪恋美色之徒,就是家境贫寒又毫无教养的人。曹操不管是从家世还是前程在这一众提亲的人之中,都是最无可挑剔的了。可是,只是纳个妾,曹操为什么把话说的这么满?这反倒是让人觉得好奇。
“曹公子,我家女儿能托付给你,那自然是小女之幸,可是你贵为三公之后,为什么这么看重小女?实在是让老朽有些不解。”
曹操听到这些,倒是一愣,反过来一下,卞家爷子的担心不无道理。毕竟自己之是纳妾,说的多了反倒感觉像是贪图美色之徒。其实起来也是麻烦,索性也懒得解释了。
“你这老人,我曹某人是三公之后,怎么会骗你?虽说对媚儿现在只是纳妾。不过,我和媚儿意气相投。媚儿只要能为曹门开枝散叶,我自然能给媚儿一个名分,至少也是个尊妾。待我日后飞黄腾达,给媚儿一个夫人的名分也是情理之中。真不知道老人家还有什么担心的?要不您也一并来到我家?我求父亲给你个乐师的差事,也省去了你四处奔波的辛苦。”
卞老爷子一听这曹操说的也有道理。就算只是纳妾,也已经是他们门第能找到最好的结果了。三公之后,19岁就举了孝廉的人,日后也肯定会飞黄腾达。媚儿嫁过去,只要曹操对她好,那就肯定没有吃亏的道理。
“曹公子所言急事,是老朽我多虑了。不过,贵府的乐师之差,我现在没法答应。一是我带了这些乐师从琅琊来此,我就要把人都带回去。二是老朽家里还有些事情需要老朽自己回去处理。真待一切都处理妥当,跟着我的乐师都有了出路,老朽说不定再来打扰。”
“您愿意来,那自然是最好。怎么会是打扰,家父一定会很高兴的。家父一直都是喜欢结交四方朋友。”
等了一个姑娘等了20几年的结果是什么?4个字,饥渴难耐。不是大刀,而是别的什么。
第一天,提亲,第二天,迎亲。从见面到成家,一共4天,美人到手。
这件事真是皆大欢喜,曹操得一美人,卞氏嫁得如意郎君。
“安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人四步走,曹操走完前两步,如果按照剧本来看,后两步也是肯定稳稳的走完。先不敢说治国,治一个县还是做得到的,就先把这个县管好,百姓安居乐业就是能耐了。曹操在京城都敢弄五色大棍,敲宠宦家人。更不要说这个小小的县城。
有着3000年记忆的曹操对于中国百姓的记忆是什么样的呢?华夏大地上的炎黄子孙,你只要别去折腾他们,他们就能管好自己,就能活的越来越滋润。只要没有恶霸苛政,连年大灾,中国百姓的就能愈发的幸福。这就是3000年中,对于中国百姓的记忆。
曹操在县城清吏治(一共没两个个官)、明法条、量土地,顺路还让许褚训练了一批乡勇,因为曹操知道,黄巾贼要来了。
曹操任职这几年,顿丘县倒是成了一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