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大领主 > 第375章 承认吧,晋国不行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5章 承认吧,晋国不行啦!

那么,鲁国愿不愿意参与这一次攻齐也就显得重要了一些。

重要的不是鲁国军队的战斗力怎么样。

晋军需要的是熟知齐国山川地理的鲁国人来充当向导!

他们在“戚”驻扎的第六天,孙林父带着曹君姬负刍过来了。

以外表来看,曹君姬负刍看上去发福了不少,只是精神状况有些差。

“寡人谢过诸位了。”曹君姬负刍态度平和,甚至很礼贤下士。

他在卫国当然不会受到什么虐待,甚至一直是好吃好喝的待着。

精神方面比较差?

谁被软禁还能精神好到哪去。

等待曹君姬负刍离开。

孙林父才一脸抑郁地说:“寡君决意与秦楚会盟。”

国君让吕武救出曹君姬负刍的任务已经达成。

卫国要不要去蜀地参与秦楚会盟?

吕武没有得到阻止的任务。

他向孙林父表达了谢意,又说道:“我闻足下愿合兵攻齐?”

解朔适当地挺了挺腰,表示这是他的政绩。

是政绩。

只不过更多的是添乱啊!

并且,解朔太过于需要成绩,明显是被利用了。

孙林父想要卫国出兵参与攻打齐国,还不是卫国不能真的得罪晋国。

卫君卫衎脑子抽了。

孙林父身为卫国执政,只能为卫国操碎了心。

说白了,卫国实际上就是在两头下注呗。

当前阶段是晋国认清楚一帮小弟的好时机,能辨认出艰难时刻,哪一个小弟会不离不弃。

早就表态的曹国,因为他们的国君不在国内,其实是不能多么算数的。

他们的表态带着杂质,希望晋国能帮忙从卫国那里将曹君姬负刍救回去。

现在,卫国先有国君卫衎坚定地要跟秦楚会盟,又有执政孙林父表示愿意出兵跟晋国一块打齐国?

杂质方面比曹国还明显。

吕武知道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晋国的其余人,可能知道那个道理,可能也不知道。

他们会因为外交关系中含有“杂质”而感到苦恼吧?

那些是国君和元戎该头疼的事情。

吕武没有立即表态。

孙林父需要去做解朔的工作。

接下来就是解朔一再跟吕武讲道理,士鲂和魏琦则在旁边看戏。

吕武又是拖了四天,等葛存传来新的消息,才拒绝卫国出兵的请求。

在告别时,孙林父特地找机会与吕武进行了私下的独处。

他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靠拢向解氏是暂时的,觉得阴氏才值得卫国投靠。

以为只是那么简单吗?

他又很隐晦地试探吕武关于孙氏举族依附晋国的可能性。

老实说,吕武当时脸色不变,内心却是被震惊到了。

孙林父与卫君卫衎的矛盾大到不可调和了吗?

如果真的是那样,说明孙林父很用心在为晋国办事啊!

反应过来的吕武进行了思索。

孙氏在卫国当然是大族,孙林父其实也是姬姓。

晋君姬周应该会欢迎的吧?

其余的“卿”则是会感到异常的苦恼。

晋国交好各国的国君和贵族,主要是为了达到控制的效果,估计没想过搞什么和平演变。

一旦孙林父带着封地,甚至带上一帮贵族成为晋国的一部分?

其余的诸侯国会不会被吓死?

他们还敢不敢亲近晋国?

以吕武还是下军将的地位,一样不用为了这些事情操心。

他们带上大军离开“戚”这个地方,经过二十来天的行军抵达鲁国边界处。

鲁国是季孙行父来进行迎接。

吕武只是在迎接场合上跟季孙行父交流了几句。

晋国出面与季孙行父洽会的是魏琦。

等待他俩谈完,魏琦进行了有选择性的汇报。

“鲁君答应楚使将往蜀地与会,亦决意合兵攻齐。”魏琦不知道什么叫蛇鼠两端,讲的话就是那么个意思。

士鲂说道:“鲁因晋方有安宁。此悖盟之举,自绝于晋。”

没错。

鲁国是依靠晋国的保护才能抵御来自齐国的欺压,怎么就敢答应去蜀地参加秦国和楚国主持的会盟呢?

魏琦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鲁执政告我,为晋而往。”

啥玩意?

也就是说,鲁国背叛了晋国,晋国还要感激鲁国肯去当卧底咯???

等等!

这一套好像在哪发生过?

吕武想起来了!

宋国对晋国也是这么解释的。

军帐之内一时间陷入了落针可闻的寂静。

他们不傻。

宋国一再遭遇楚国和郑国的联合打击,极度需要时间缓过劲来,不敢拒绝楚国的邀请,又需要给晋国一个过得去的解释,才那么讲。

晋国君臣考虑到不能让宋国过于衰弱,又没办法奶宋国一波,装聋作哑却实际上谅解了宋国。

如果说宋国是情有可原的话?

那么卫国和鲁国算怎么回事?

卫国可能是卫君卫衎脑子不正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