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我真没想这么红 > 第335章 小食堂里(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是仅仅只有二三十集的短篇剧集,《甄嬛传》的集数多达70集以上。

篇幅长成这样,出现在这部戏里的角色,自然也不在少数。

或许有人要问了,这么多演员跑来参加培训,光是这么一家小小的招待所,怎么可能住得下?

其实不然。

并不是所有演员都接到了通知,提前一段时间来到了剧组汇合,参加到了礼仪培训课程当中。

戏份太少的配角和龙套,没必要浪费时间来参加集训。毕竟他们出现在镜头前的机会不多,也没有时长超过十秒钟以上的单独特写镜头……根本没有让他们做完整套礼仪动作的机会,又何必麻烦人家提前进组,费心费力的把那些个用不上的也一块儿学了呢?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冯国昌已经安排好了,等到拍摄开始后,礼仪老师也会随时跟组。若是有哪位配角或龙套的礼仪不到位,大不了花个几分钟时间,让礼仪老师出面现教现学。

还有一部分演员没有来,是因为拍摄计划中给他们安排的进组时间较晚。

众所周知,为了提高拍摄效率,节省拍摄成本,电视剧的拍摄计划基本上不会按照剧情的推进来安排。

不是说今天要拍第一集的戏份,然后就把这一集中有戏份的演员们全都找来。

要么是按照‘场地’走,即把需要在同一个地点拍摄的戏份集中起来,一股脑儿拍完。要么是按照‘角色’走,即以某位演员为中心,把跟他有关的戏份攒到一块儿,一次性拍完。

为什么经常有一些演员会先其他人一步结束自己的工作,在整部戏的拍摄工作进行到中期之时就先行离开剧组?原因就是因为导演在制定拍摄计划时,把这些人的戏份安排的比较靠前。

反之,同样是因为剧组的安排,也有一些演员是在拍摄进行到一半时才姗姗来迟。

《甄嬛传》这边也不例外。在导演冯国昌制定的拍摄计划表上,有些人的戏份排在了很靠后的顺位……来早了也是闲着没事干,所以他们就没有提前赶过来,与苏常英等人一起参加集训。

当然,现在没来,不意味着这批人不用接受礼仪老师的指导。

先来的先学,后来的后学。

不是说到了开机的那天,礼仪培训班就彻底解散了。在拍摄的过程中,礼仪老师一直都在,拍摄顺序靠后的那些演员们进组后,同样也要开小灶上一周或半个月的课,然后才会去现场正式投入拍摄。

现在聚集在小招待所里的这十几位,只是第一批而已。等到后边,随着拍摄进度的推进,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演员过来参加集训。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过来参加集训的,大多都是在剧中担任了主要角色的演员。毕竟他们的戏份更多,拍摄中需要亲自展示出来的各种礼仪动作也比配角们多得多……学习任务重,当然要早点儿来,多学一段时间。

至于导演冯国昌为什么也在这儿。

理由其实很简单。

等到拍摄开始后,总不能演员们做错了动作自己都不知道吧?虽然有礼仪老师跟组,但也不能万事都指望他。毕竟人家只是礼仪老师又不是导演……拿了导演的钱,就要做好这份工作。冯国昌是个很敬业的人,对待拍戏,他从来都很认真。

再加上冯国昌本人也是出品人之一,很看重《甄嬛传》这个项目,想要尽量把它做到最好,所以,他就一同来到了培训班这边,也跟着上起了课。

当然,上课归上课,冯国昌并不会像演员们一样,天天待在这个小招待所里,除了上课不干别的事儿。要知道,作为整个剧组的导演,需要他亲自过问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道具服装的选择,拍摄场地的选址和搭建,工作组的调配等等。

这不,趁着苏谨言这位编剧的到来,冯国昌主动跟他聊起了角色造型的事儿。

“苏编,戏服做好也就这几天的事了。”站在取餐的窗口那儿,冯国昌一边看着苏谨言忙活,一边对他说道:“等到了给你姐拍定妆照的那天,你可得抽时间过来一趟。”

“定妆照?”苏谨言稍稍有些意外:“还没拍么?照常理,一般不是先拍了定妆照,然后再进组么?”

“你姐又不是一般人。”冯国昌笑了笑:“换成别人,我肯定要先让她拍一张定妆照,看看合不合适,再来考虑要不要用她。到你姐这儿,我还能这么干?她可是大老板啊,什么时候拍,还不得她说了算。”

嘴里说着‘指挥不动’,其实也就是一句玩笑话而已。

苏常英可不是那种仗着自己兼了个制作人的职务,会在剧组里耍大牌不听导演安排的性格。事实上,自从来到这个小招待所跟其他演员同僚们汇合之后,苏常英就已经摆正了自己的身份,把那些跟演戏无关的事情全都交给了黄姐代为处理。

之所以没跟其他人一块儿拍,一是因为苏常英已经内定了女主角,不用为了试镜争角色去拍定妆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