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穿越1480之新世界 > 第四百五十三章 科技的困境与发展(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百五十三章 科技的困境与发展(中)

科技的创新包含技术创新与理论创新。其中技术创新的门槛很低,本时空,推动技术创新的主体人群并非什么科学大拿,很大一部分都是能工巧匠,比如改良蒸汽机的詹姆斯·瓦特,早年只是个修理仪表的工人。而能独立提出理论创新的人物,在本时空绝对属凤毛麟角般的角色。

如何引导技术创新与理论创新,科技部采取的鼓励措施侧重不同。

针对技术创新者,科技部以“利”奖励为主,也就在宋洲本土第一家迎日城有线电话公司成立的同一年——新世界39年,经科技部撰写,颁布了宋洲的《专利法》,明确保护了技术创新者应有的权力。

随后在科技部的安排下,作为首个千金买马骨的个例,房氏三兄弟发明的充气轮胎通过了《专利法》的审核。宋洲俏牌自行车厂紧接着花重金向房氏三兄弟购买了充气轮胎的专利权,一户穷家兄弟陡然暴富的故事经报纸宣传,一夜之间家喻户晓,那些自誉有些本事的匠人怀揣着发财的梦想,也积极投身到了技术创新的浪潮中。

嗅觉敏锐的商人们忽然发现提前投资技术创新,分享技术专利的果实,亦是比不错的投资。以此为开端,一场轰轰烈烈的技术革命就此拉开序幕。

针对理论创新者,科技部以“名”奖励为诱饵。能摸到科学理论门槛的,都是聪明伶俐之人,这些人起码接受过宋式教育,而且读书越多,心气就越傲,金钱并不能让他们得到满足,社会地位才是他们追求的。

正因如此,大学里的教授头衔,果家的荣誉爵士身份,已早早为这些人虚位以待。

~~

前往精密仪器制造厂的途中,科技部部长向东与几位陪同的西铁城干部谈论了一下“科技创新”的话题。

从结果来看,目前的正策卓有成效,但不容忽视的事,依然客观存在许多问题。

向东点头,认同道:“你们所言的各大果企职工的技术创新,利益如何划分之事,以及拿到专利后待价而沽,束之高阁的情况,的确是正策推行以来的忽视点与弊端,等回迎日城后,我会立即着手想办法解决。”

一干部谨慎道:“我们也只是担心好不容易引出的创新热情被一些忽视的原因影响,如果真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将是我们的严重失职。”

几人交谈间,马车不知不觉来到了参观目的地。

接到紧急通知的管理层早已在厂门前等候,见向东一行人下车,精密仪器制造厂的管理层随即迎了上去。

“热烈欢迎向部长莅临本厂,指导工作!”

“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话,我这次来参观,是希望你们能让我见识一下最新的研究成果。”

“成果肯定是有的,就不知能不能满足向部长的胃口。”厂长自信满满的说完,一边引路,一边为众人做起讲解。

精密仪器制造厂眼下生产的设备中,有三件重要的军国利器,即航海钟、六分仪与光学仪器。其中航海钟与六分仪皆是海洋航行里重要的定位仪器,航海钟用于经度测量,六分仪用于纬度测量。而光学仪器用于军事与生物领域。

关于如何在茫茫大海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东西方航海者们都有过探索。经纬度中,纬度最好判断,在北半球只需要观测北极星的高度即可,在南半球方法类似,虽然没有南极星,但可以利用星座确定南天极的位置。但经度的确认却苦恼了航海者们数百年。

东方航海者选择靠针路做依据,所以这些人没有走出近海。西方航海者通过观察日月星辰,想出了钟表法与月距法这两种办法。

钟表法需要测定地方时间(以观测到太阳达到最高点为正午12点)与某个“绝对”时间(即某个经度已知地点的地方时间,比如格林威治时间)之差。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得有一个不受外力影响,走时精准的时钟。

月距法的前提是月球在恒星之间沿着一条特定轨迹运行,通过测量月球与特定恒星的角距离,对照事先制作好的月球表格,再修正视差和大气折射等效应,就能得出“绝对”时间。

早在15世纪末,意大利商人阿美利哥·维斯普西就已提出月距法测定经度的思想。1514年,德意志天文学家约翰尼斯·沃纳正式发表了月距法。然而该方法需要足够精确的海上测量仪器,还需足够精确的星表以记录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这在约翰尼斯·沃纳所处的时代,技术根本办不到。1702年,牛顿发表了月球理论,似乎为月距法打开了一个窗口。

1714年,约翰牛颁布了经度法案,面向全世界悬赏测定经度的方法。法案确立了专门的经度局作为评委,并且设立了经度奖金:对于能把经度测定到半度以内的人,奖励两万英镑。作为专家的牛顿,评论了各种方法的可行性,包括钟表法——建造一个足够精确和稳定的航海钟以直接给出“绝对”时间,但他认为航海钟因为海上的湿度、温度变化和船只晃动等问题而难以制造,相比之下他仍更看好天文方法,尤其是月距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