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一看晋君午重新变得有说有笑的模样。
一切的一切只说明一个道理,大国进行角逐充满了各种戏,每一个表现都有背后深层的考虑。
对于其他诸侯国来讲,眼睛一定要放亮,小胳膊小腿就该从头到尾保持安静,千万不要瞎表现;认为自己有那个实力加入大国之间的角逐,要想清楚用什么样的方式,该不该有什么表现。
最不希望晋国与吴国爆发争霸战争的宋国不能说是小国,为什么宋君栾从头到尾保持安静?
最希望晋国与吴国打起来的齐国,为什么齐君杵臼同样沉默。
楚国也有人在场,他们一样全程选择当透明人。
因为齐君杵臼、宋君栾以及楚国的代表都明白一点,他们不表现还好,一有表现绝对会惹火烧身,有极大概率要遭到晋国和吴国的围攻。
什么道理啊?道理就是,老二要挑战老大,谁蹦跶谁就是想当老六。老大和老二又不傻,能不明白有老六盯着,打起来谁赢谁输都将实力下降,极可能最后被老六捡了便宜吗?他们绝对不允许老六的存在,会做的就是先清场。
“寡人之军,壮否?”晋君午大声问道。
背景是晋军用很快的速度调整完毕,部队入场的同时,军阵也瞬间形成了。
会盟台之上的诸侯看了个全程,他们必须承认本国的军队根本办不到晋军进行调整的速度,更别提全员入场的瞬间就完成军阵的部署了。
几个晋国的传统盟友,作为一国之君的诸侯率先喝彩,群臣肯定要给面子,一声“彩!”叫得无比响亮。
吴君夫差面对晋君午的以众凌寡只是发出冷“哼”声。
知道“如火如荼”这个成语怎么来的吗?就是吴军夫差在会盟场合的那两句“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荼。”、“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就是夫差用来表达军容之盛的背景。
可是现在嘛?吴君夫差的眼角控制不住一直有轻微的抽搐,心里承认自己也被晋军的集结速度和军阵形成时间吓到了。
“一万荼(白)兵和一万赤兵乃是吴国最为精锐的部队,统兵的还是伍子胥和孙武。会盟之前就做好了一应的准备,晋国君臣也入局……,一定能赢的!”吴君夫差暗自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