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郢闻言,心中大喜,笑道。
“那是自然,大父赏罚分明嘛……”
始皇帝没好气地抬腿蹬了他一脚。
“滚,滚,滚,堂堂的皇长孙,就会没事溜须拍马,给朕灌迷魂汤……”
赵郢笑着往旁边一跳,落荒而逃。
身后,始皇帝忍不住哈哈大笑。
“伱记得去通知一下李忱他们三个,让他们做好准备,每日一早,就到朕这里来报到!”
……
始皇帝伫立在栏杆后面,一直到赵郢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宫门之外,这才轻轻地转过身来,看向身后不远处跟着的黑。
“让人再去查一查李忱、卓易和徐志的根底……”
“诺!”
黑躬身而下。
始皇帝则背负双手,慢慢地走回大殿之中。
“或许,是到了应该考虑给他准备些班底的时候了……”
始皇帝缓缓坐下,看着眼前的奏疏,心中闪过一个又一个名字。又下意识地提起毛笔,在眼前的稿子上轻轻地写下了三个名字:
李忱、卓易、徐志!
然后,又轻轻地写下三个大字:
儒道法!
然后,斜靠在椅背上,眼睛微微眯起,盯着下面的三个大字,目光深沉如渊,看不出任何的影子。
……
出了始皇帝的偏殿,赵郢转头就去了李忱、卓易和徐志三人办公的地方。
“李御史、卓御史和徐御史三人在吗?”
三个人负责四方事,每日都要处理海量的公文,然后还要拟写诏书,递呈始皇帝用印,忙得团团转,有的时候,连喝口水的空都没有。
此时,正对着头,对一份诏书推敲用词呢,忽然听到外面的声音,连忙抬起头来。
见是一旁负责协助的官吏,领着赵郢走进来。
赶紧放下手上的工作,忙着迎了上来。
“不知道皇长孙殿下大驾光临,臣有失远迎,还请殿下恕罪!”
赵郢是他们的主考官,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座师这一说法,但赵郢对他们来讲,确实有知遇之恩。这让他们对赵郢越发尊重。
赵郢笑着上前,扶住他们的手臂。
“三位不必多礼,我就是临时过来看看,顺便来通知你们一件事……”
听闻赵郢有事,三个人顿时严肃起来,躬身道。
“请殿下吩咐!”
赵郢笑着摆了摆手。
“在孤面前,你们不必如此拘束——”
赵郢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刚才三人围着的桌子旁边,随手拿起他们三人刚刚拟好的诏书,扫了几眼,见是他上午刚刚批复的一封关于汉中郡要求放松盐铁专营,允许民间参与经营的奏疏。
便又颇为随意地放下,笑道。
“关于汉中郡盐铁专营的事,你们三人,怎么看……”
见赵郢忽然问起这个,三个人不由面面相觑,有些搞不明白赵郢的意思,不敢贸然搭话。终究,还是出身法家,有着李斯这位老师做靠山的徐志,站出来道。
“盐铁专营之事,陛下已有定论,下官等人只负责上传下达,不敢置喙……”
赵郢笑着摆了摆手。
“无妨,今日我们就是私下里说一说,无论对错,都止于此间,不出这个房门,你们只管畅所欲言……”
三个人顿时相互对视了一眼。
知道,这恐怕是皇长孙要借此考究自己等人,或许与他刚才所谓的通知有关,知道事关自己前程,一个个顿时瞬间就打起了精神。
徐志道。
“盐铁专营,乃是国之根本,事关朝廷赋税与国家根基,商贾之流,天性逐利,低买高卖,一旦放开扣子,必然会对朝廷的收入造成冲击,臣以为,陛下的决定,实在是英明之极!”
赵郢笑着点了点头,把目光投向一旁的卓易。他对这个一直默默地跟在淳于越身边的少年,印象颇佳,很期待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卓易犹豫了一下,躬身道。
“臣出身寻常百姓之家,或许可以以一位寻常百姓的身份,为殿下言此事。朝廷专营,固然能充实国库,但因为朝廷专营,很多地方,人浮于事,导致各地盐铁资源紧张,价格高企,寻常百姓之家,不仅吃盐已经成了一件极为艰难的大事,就算是想要得一铁锅,都极为困难,就像微臣的家里,在臣入朝为官之前,就连做饭,都是用的寻常陶器,极为不便……”
说到这里,卓易抬起头,看向赵郢。
“殿下,若是让臣说,臣以为,朝廷或可开一个口子,允许部分品性良善,奉公守法的当地士绅之家经营此事,或可成为朝廷的助益,寻常的百姓,也可以因之获利……”
说完,再次深施一礼。
“请殿下三思……”
赵郢笑着点了点头。
其实,对于卓易说的情况,他自然是了解的。
任何资源,任何时代,只要一垄断,必然就会问题迭出。大秦如今的这种盐铁专卖制度,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增加朝廷的财富,加强对百姓的控制,但是却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甚至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的重灾区,有些地方,官吏贪腐,已经成了祸害,搞得民不聊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