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原本历史上,站在大秦骸骨上建立起来的汉朝,就吸取了这个教训,秦朝灭亡的一个原因,整个的汉朝初期,在汉武帝之前,专卖制都是是被废弛的。
加上战乱已久,民心思定,那些野心家也在秦朝末年的战乱中攫取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开始安分下来,朝廷又及时出现了一些比较平稳的经济、政治、外交政策,才有了汉朝初期的文景之治和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故而,卓易的话,很有道理。放松盐铁专营的政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却不能是现在。
卓易见赵郢不置可否,有些失望地退了下去。
赵郢不动声色地看向一旁沉默不言的李忱,想知道这位道家学徒,对待此事的态度。
李忱不解不慢地躬身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顺其自然,保持政策稳定,才是天下之福。盐铁专营有利有弊,但放开政策,允许私人经营,也得慎重再三。怎么放开,放给什么人,放开之后,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征税,征收多少,以及如何平衡物价,保证百姓利益,都是问题,这些问题考虑不好的话,臣以为,不如先暂时保持现状,对那些出现问题的地方,先进行整治……”
一个问题,听到了三个不同的回答。
赵郢不仅没有失望,反而心情大好,大笑道。
“善!三位果然才能出众,有治国之才!”
李忱、卓易和徐志三人,有些不解地看着这位神情大好的皇长孙,正有些摸不清头绪的时候,就听到皇长孙笑道。
“陛下欲成立内阁,帮助陛下对各地奏疏,进行草拟……”
李忱、卓易和徐志闻言,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旋即便意识到了皇长孙话里的未竞之意,一个个不由心头狂跳!
看着已然面色涨红的三人,赵郢脸色终于严肃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