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陆抗退到江心洲上,一时没有撤退的迹象,毋丘俭大喜。
他下令清理河道,以便大型战船进入大江,围攻江心洲。
在加紧施工的同时,他召集诸将,商议攻心江心洲的战术。
他们商量了一个方案,和报捷文书一起,送往东兴堤,请天子审阅。
接到毋丘俭的报捷文书,得知濡须坞已经得手,曹芳很高兴。
有了这个战果,这次亲征算是功德圆满了。不仅拿下了濡须坞这个战略要地,还证明了军械对战争的影响能力,以后再花钱改造军械的阻力就小了。
但毋丘俭要攻江心洲的想法,又让他心生不安。
他能感受到毋丘俭的兴奋,更担心他的轻敌。
攻江心沙洲和攻濡须坞是两回事,水战是胜负的关键,而魏军目前在水战上并无优势。
毋丘俭虽然没说,但透出的意思却再明白不过。
他希望之前在巢湖之战中击败诸葛恪的北军五校能够全部赶往濡须坞,助他一臂之力,在水战中击败陆抗,以克全功。
曹芳的分析得到了蒋济的赞同。
不仅如此,蒋济还说,拿下濡须坞之后,毋丘俭有明显的轻敌倾向,不是一个好兆头。
当前最佳的选择并不是进攻江心洲,而是加强濡须坞的修复,迎接吴军可能的反扑。
钟会同意蒋济的观点。
但他同时又说,士气宜鼓不宜泄。毋丘俭凭借抛石机的威力迅速拿下濡须坞,极大的震慑了吴军士气,应该趁此机会大举进兵,扩大战果。
拖得久了,等吴军找出相应的克制手段再进攻,难度会更大。
因此,曹芳应该亲率北军,赶往濡须,并调动征南将军王昶部,拿下沿江诸塞,彻底切断吴国上下游的联系,分割包围,逼孙和投降。
曹芳一时难以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