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我在大唐做战神 > 第971章 秦琼南下 世家惊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二其实早就知道有人在背后蠢蠢欲动,想要搞事情,但他却一直按兵不动,引而不发,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出背后的阴家。

一旦阴妃的那些腌臜事情暴露出来,他就可以借此机会拿阴家开刀,立威于朝野。

同时,他还可以顺势掌控南阳这个天下粮仓,只有掌握了这个重要的物资命脉,才能真正稳住朝局,确保自己的皇位坐得稳稳当当。

这话可真是一点不假,李二确实比那隋炀帝更加厉害几分。

他不仅智谋过人,而且还牢牢掌握着军队,即便是当初颉利可汗兵临城下,长安城差点就被攻破,他也依旧没有选择死战到底。

这就足以说明他很清楚自己当前的处境,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

想当年颉利南下,趁火打劫,而那时的李二刚刚继位,可谓是内忧外患、焦头烂额。但即便如此艰难,李二也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选择了保存实力、韬光养晦。

那可是那些敌人眼中的最佳机会啊,只可惜李二硬是忍住了。他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元气,然后找到了机会一雪前耻,大败颉利。

世家大族们从那时候起就知道,李二这个人绝不简单,而且是极其不简单。他非常懂得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他宁愿选择受辱,也会忍辱负重、静待时机。这样的城府和谋略,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现在的李二,应当已无需再行那隐忍之事了。他在此之前,便已累积了不少的威望,在将那颉利可汗擒获归来,令其跳舞示众之后,他的声望与威望更是攀升至了前所未有的极致。

那些世家之人纷纷感叹道:“是啊!往昔之时,我们尚能以食盐为筹码,对他施加几分压力,使其不得不稍作妥协,可如今,这一招却已是全然无用。在教育领域,从前他只能仰仗我们,而今,他却已有了道门的支持,势力愈发壮大。”

“不仅如此,还有那纸张之事。以往,纸张是我们掌控他的一大手段,我们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纸张的供应,迫使他做出让步,可现如今,纸张也不再是对他的制约了。”

世家的人们听闻此言,皆是瞠目结舌,似乎他们手中所握的筹码与底牌,真的已经不多了。想要再如以往那般逼迫李二,已然是绝无可能之事了。

“真真是未曾料到,才仅仅过去短短的一年时光而已,李二竟已拥有了如此滔天的威势,我们当初可真是失算了啊。”世家口中的失算,自然是指的房俊之事。

回想当初,世家对于房俊的崛起反应过激,房俊原本只是出于自保的目的,行事低调谨慎,可世家却屡屡挑衅,步步紧逼,终于彻底激怒了房俊。

这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变故,而时至今日,他们已是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骑虎难下。

“我们必须尽快与房俊取得联系,最好是能与他做成一笔大生意,借此机会,减少我们对土地的过度扩张,否则的话,下一个遭殃的,就会是我们了。”

土地,乃是世家的根基所在,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但同时也是皇朝稳固统治的基石,掌握土地,乃是皇族最大的权利,李二自是绝不会轻易放弃的。

世家若是贪得无厌,继续肆意妄为,迟早会惹来皇室的雷霆之怒,被彻底灭杀。

这是关乎根本利益的激烈冲突,绝非三言两语的劝解就能轻易让高高在上的皇室成员们动摇决心,更遑论让他们主动放弃既定的立场和利益。

皇室成员们心中的固执与坚持,就如同磐石一般坚硬,难以撼动。

“只怕我们如今已经悄然登上了那份必杀的名单之上,成为了皇室眼中不得不除去的钉子。”

世家之中的高层们其实也在暗自忧虑,他们深知,一旦那位被称作李二的帝王铁了心要将他们除去,那么他们的处境无疑将变得极其危险,如同风中残烛,摇曳欲灭。

毕竟,在贞观初年那场轰动一时的罪己诏事件中,世家们也是推波助澜的重要力量之一。

李二此人,性情刚烈,睚眦必报,对于曾经的对手和敌人,他向来是不会轻易放过的。若是有朝一日他找到了合适的机会,只怕是不会手下留情,定会将这些世家一一铲除。

然而,也有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不会的,皇朝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世家的支持,至少在接下来的数百年之内,皇室都离不开世家的力量。李二并非愚蠢之人,他心中自有权衡。他所谓的诛杀,无非也就是杀鸡儆猴,震慑那些敢于挑战他权威的人罢了。”

确实,世家们掌握着几乎所有的教育资源,就连那些出身寒微的读书人也往往与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不用说那些普通的平民百姓了。

而任何一个王朝,如果想要实现长治久安,都是离不开读书人的支持与贡献的。这也正是司马家所倡导的“世家公天下”的理念,以及宋朝所奉行的“天下士人公天下”的原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