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长嘶,声裂云霄!它载着骑士,挟裹着千钧之势,猛然跃向丈五宽的护营壕沟。沉重的马蹄铁重重凿击在吊桥包铜的厚木桥板上,“嗵!嗵!嗵!”闷响如擂巨鼓,火星四溅,如同金蛇乱舞,甚至有几粒溅射到高高的望楼木栏上。望楼戍卒手中赤色令旗疯狂舞动,划出危险的信号。守门都尉面沉似水,手中环首长刀(汉代制式军刀)如一道冰冷的铁闸,刀尖直指骑士前胸,刀镡上“永寿考工”的铜质铭牌在日光下反射着刺眼的白光,距离骑士犀甲中央锃亮的青铜护心镜,不过一线之隔!
“验符!”骑士毫无惧色,声如断金。他左手猛地扯开胸前犀甲坚韧的皮襻扣,动作干脆利落。甲叶掀开,内衬紧贴胸口处,赫然露出一角素白丝帛!丝帛上,一个用浓烈朱砂勾勒的巨大“邺”字,在汗气和尘土的浸染下依旧刺目惊心,仿佛一团燃烧的血火,灼灼欲焚!都尉锐利的目光扫过,随即死死盯住那被副骑稳稳擎在盾上的虎符。副骑默契地将盾牌微微倾斜,让内壁暴露在刀锋折射的寒光之下。符内壁上,“鸿门”两个阴刻小篆,清晰无误地显现出来——这正是曹操与皇甫嵩约定的最高级别紧急暗记。
“开——门——!”都尉的吼声如同炸雷,震得门楼梁上积年的灰尘簌簌落下。他手中环首刀刀背猛地向盾牌连击三下,“铿!铿!铿!”三声巨响,沉闷而威严。包覆着厚重铁叶的巨大营门,在绞盘刺耳的吱呀声中,轰然洞开!门轴转动带起的劲风,卷起地上的浮土,形成一小股旋转的尘柱。
骑士毫不迟疑,马刺在战马腹侧轻轻一叩。那匹神驹仿佛通灵,长嘶一声,化作一道黑色的闪电,直贯营门!马的四蹄皆裹着鞣制得极其柔软的皮革,踏在营内夯筑得极为坚实的主箭道上,竟只发出极其轻微沉闷的噗噗声,如同重物陷入厚毯。然而那碗口大的铁蹄每一次落下,都在坚硬如铁的夯土地面上留下一个清晰深陷的凹印,边缘的泥土被挤压得微微翻起。沿途守卫的戟士、戈矛手,无论正在搬运箭矢还是擦拭兵器,见到骑士左肩犀甲上那枚在烈日下熠熠生辉的鎏金虎首(曹操精锐虎豹骑的标识),无不肃然,纷纷以手中长戟或戈矛的柲尾顿地,“咚!咚!咚!”整齐划一的顿地声如同沉重的心跳,在营区蔓延开来,仿佛在向这携带紧急军情的骑士和那象征曹氏精锐的徽记致意。骑士鞍后,那五张缴获的雕弓随着战马的奔腾而上下颠簸,牛角制成的弓弭边缘,依稀可见深褐色的血渍和粘附的几根细小绒毛。
中军大帐那巨大的牛皮帐顶已在望。帐前高杆上悬挂的青铜刁斗(报时、报警的铜制器具),被骑士疾驰带起的劲风吹得滴溜溜飞旋起来。距离那面高耸飘扬、绣着巨大“左中郎将皇甫”字样的帅旗牙门旗尚有十丈之遥,骑士猛地勒紧缰绳!战马长嘶着人立而起,碗大的前蹄在空中奋力刨动,带起大蓬尘土。就在马身将落未落之际,骑士已如一只灵巧的鹞鹰,腾身离鞍,稳稳落地。
脚下镶着防滑铜钉的厚重革靴,带着一路奔波的千钧之力,“咔嚓!咔嚓!咔嚓!”连续三声脆响,竟将铺在帅帐前用于防潮的三块尺许见方的厚重陶砖踏得粉碎!碎块下露出的夯土地面,清晰地印着靴底铜钉深达半寸的凹痕,如同盖下的印章。
骑士单膝跪地,动作干脆利落,带着军旅特有的铿锵。他从怀中珍重地取出一支密封的竹筒,双手高举过顶。竹筒表面裹着坚硬的封泥,朱砂的鲜红色泽在斜阳下宛如初凝的鲜血。筒身之上,一道深深的十字刀痕清晰可见——那是月前在鸿门亭,皇甫嵩与曹操对饮立誓,以佩刀在彼此信物上刻下的盟约印记。此刻,这道印记正映着中军帐内透出的昏黄灯火,也映着东北方向天际骤然腾起的、不祥的昏黄烟柱。
那烟尘起自东北方的连绵丘陵,初时混混沌沌,如同夏日午后常见的沙尘。然而转瞬之间,那昏黄便以惊人的速度弥漫、膨胀,遮蔽了小半个天空!烟尘之中,伴随着低沉如闷雷滚动、又似大地呻吟的隆隆声响,无数攒动的巨大黑影逐渐显露出轮廓。
是牛!数以万计的犍牛!健壮的身躯覆盖着黄褐色或黑色的短毛,在尘土中若隐若现。每一头牛的锐利犄角上,都紧紧缠绕着醒目的黄色布条——太平道的标志。更令人心悸的是,每头牛的尾巴末端,都牢牢捆绑着一束浸透了油脂的干燥麻秸,此刻尚未点燃,却散发着浓重的油腥味。而最为奇特的,是它们的脊背上并非驮着战士,而是用坚韧的麻绳牢牢固定着一架架粗糙却实用的竹制梯子!
这些由山林毛竹捆扎而成的长梯,在牛背上参差林立,随着牛群的移动而微微起伏,远远望去,竟似一片在烟尘中缓缓推进、发出低沉呜咽的移动森林!牛群踏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将午后的阳光都滤成了昏黄惨淡的颜色,沉闷如雷的蹄声汇聚成一股撼动大地的声浪,一波波冲击着汉军营垒的壁垒,也冲击着每一个守军士卒的心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