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流华录 > 第六十二章 拔爪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这片由犍牛和竹梯构成的、缓慢而沉重移动的“森林”后方,一面巨大的玄黑色旗帜缓缓升起,在昏黄的烟尘中倔强地展开。旗面中央,用浓烈的白垩勾勒出一个巨大的“梁”字——正是太平道人公将军张梁的大纛!那旗杆本身也透着令人不安的讯息,并非笔直的松木,而是由多根粗大弯曲、带着明显斧凿刀削痕迹的椽木(房屋梁柱用材)紧紧捆扎而成,顶端甚至还能看到残留的半截榫卯结构。这分明是取自被攻破焚毁的汉家官寺!旗帜升到顶端,在弥漫的烟尘中猎猎招展,像一只巨大的、不祥的玄鸟在俯瞰战场。

地平线上,烟尘最浓重处,浮出上百个奇特的庞然大物。初看轮廓,依稀是乡间常见的播种耧车(一种汉代农具,用于开沟播种),然而细看之下,令人倒吸冷气。原本用于牵引牲畜的车辕被加粗加固,前端更是被残忍地削尖,套上了沉重的铁矛头,长达丈余,寒光闪闪,直指前方,如同巨兽狰狞的獠牙!简陋的车厢两侧和前方,蒙上了厚厚的、未经鞣制的生牛皮,坚韧粗糙,显然是用来抵御箭矢。更令人心惊的是,每辆这种被改造成攻城器械的“地公车”后面,都影影绰绰跟随着数十名头裹黄巾的精壮汉子。

他们赤裸着古铜色的上身,肌肉块块隆起如同铁铸,粗壮的脖颈上青筋毕露,正奋力拖拽着儿臂般粗的麻绳。绳索绷得笔直,深深勒进他们厚实的肩肉里,另一端连接在那些恐怖的“地公车”上。他们沉默地低着头,身体前倾成几乎与地面平行的角度,每一次奋力蹬踏都带起大蓬尘土,口中发出低沉而整齐的“嗬!嗬!”声,如同拉动山岳的号子,推动着这些由农具改造的战争怪物,一步步碾过龟裂的大地,碾向汉军森严的营垒。汗水如溪流般从他们黝黑的脊背上滚落,砸进干燥的尘土里,瞬间消失无踪。

汉军望楼之上,戍卒紧握着角弓的手心已满是冷汗。他死死盯着营外那片被牛蹄和人足反复践踏、早已寸草不生的开阔地。突然,他脚下的望楼地板传来一阵清晰的、持续不断的震颤感!这震颤并非来自远处牛群那撼动大地的奔腾,而是源自脚下,仿佛有沉睡的巨物正在地底翻身。

“地……地下!”他失声惊呼,声音因极度的惊愕而变调。

营外那片开阔地,距离汉军最外围壕沟约三百步之处,坚硬龟裂的黄土表层如同被无形的巨犁翻开!伴随着令人牙酸的“咔嚓”碎裂声和泥土簌簌落下的声响,数十具……不,是上百具深埋地下的简陋木棺破土而出!棺木腐朽发黑,沾满湿泥。紧接着,“轰隆!轰隆!”棺盖被从内部猛烈掀开、掀飞!一个个身影挣扎着从棺中爬出。这些人大多衣衫褴褛,面色是一种病态的蜡黄,眼珠浑浊无神,如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翳,行动间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僵硬和迟缓。他们的背上,无一例外都背负着一个鼓鼓囊囊、用湿泥封口的粗陶大瓮——瓮中散发出的刺鼻火油味,即使隔着数百步距离,也隐隐随风飘来。这些被太平道秘制药酒或符水麻痹了神志、沦为行尸走肉的“黄巾力士”,踉跄着,摇晃着,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茫然却又坚定地朝着汉军营垒的壕沟方向扑来。每一步都踏得沉重而诡异,在身后留下深深浅浅、拖沓的脚印。

“放狼烟!示警!”望楼都尉的嘶吼带着破音,几乎撕裂了喉咙。他一把夺过身旁戍卒的火把,就要点燃狼烟台上的干柴。

然而,示警的狼烟尚未腾起,东南方向,靠近一片茂密芦苇荡的边缘,异变再生!仿佛被无形的巨手同时扶起,上千具披挂着汉军制式皮甲(显然是缴获的战利品)的草人骤然立起!这些草人扎制得相当粗糙,腹腔部位却异常鼓胀。更令人头皮发麻的是,就在它们“站”起的瞬间,无数被惊扰的毒蜂“嗡”地一声从草人腹部的破口中疯狂涌出!黑压压的蜂群在空中急剧盘旋、聚拢,在某种奇异哨音的引导下(那哨音尖锐而飘忽,似笛非笛,似埙非埙),竟不可思议地在昏黄的天空中,渐渐排列组合成四个巨大而扭曲的篆字——苍!天!已!死!

这由活生生的毒蜂组成的、遮天蔽日的巨大谶语,带着令人窒息的邪异和压迫感,悬停在战场上空,仿佛上天降下的最后审判。

暮色,终于彻底吞噬了天边最后一缕残阳。无边的黑暗如同浓墨般泼洒下来,笼罩了四野。也就在这黑暗降临的刹那,黄巾军的庞大阵线上,骤然亮起了数万支熊熊燃烧的松明火把!跳动的火光连成一片浩瀚的火海,将半边天空映照得如同燃烧的地狱,也将阵前的一切映照得纤毫毕现。

火光最盛处,三百面巨大的鼍龙皮战鼓(用扬子鳄皮蒙制)被推至阵前。赤裸上身的鼓手们浑身涂满象征死亡与净化的惨白垩粉,在火光的映衬下如同从九幽爬出的鬼卒。他们双臂肌肉坟起,巨大的鼓槌高高扬起,带着千钧之力,狠狠砸向紧绷的鼓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