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周家的那份,他取出了一个紫檀鎏金匣,匣面貔貅纹栩栩如生。
一切准备妥当,唤来长子钱昊:
“你明日亲自走一趟赵家和周家。
记住,当立于西阶第三级,奉简齐眉,待周家司阍三辞而后进。”
又对管家道:“其余各家,派得力家丞送去。”
夜幕完全降临时,钱府各处灯笼次第亮起。
钱有财站在中庭,看着仆役们忙着在议事厅铺设蒲席、摆放青铜冰鉴。
他忽然叫住一个正在擦拭博山炉的小厮:“去地窖取那坛二十年陈酿,三日后要用。”
回到书房,他取出一卷竹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家在安业镇的产业分布。
指尖在‘周家’二字上停留许久,最终轻轻敲了三下。
远处传来更鼓声,已是戌时三刻。
钱有财吹灭烛火,却并未就寝,而是站在窗前,望着月色下若隐若现的梅枝,静待明日之会。
天刚破晓,长子钱昊便已穿戴整齐,带着准备好的东西,领着随从,依照父亲的吩咐,分别前往赵家和周家。
先去了一趟赵家,在赵府稍作停留,简单寒暄、呈上带来的东西并传达父亲的问候后。
便起身告辞,马不停蹄地朝着周家府邸赶去。
在他们走后,赵家主看了一眼手上的名帖,就随手搁置在了一旁。
与此同时,钱府派出的得力家丞们也纷纷出发,前往其他各家送去礼物与名帖。
到达周家府邸,钱昊神色恭敬地立于西阶第三级,双手将紫檀鎏金匣奉至齐眉之处。
周家司阍见此,依礼三辞。
钱昊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姿态,表明来意。
待司阍最终请他入内,钱昊才稳步踏入周家大门。
钱昊入府后,沿着廊道前行。
行至正厅,周家主早已端坐于主位之上。
钱昊上前,再次恭敬行礼,将紫檀鎏金匣呈上。
周家主微微抬手示意他坐下,身旁侍从接过匣子置于一旁几案之上。
寒暄数语后,周家主目光落在那紫檀鎏金匣上,指尖轻敲匣面,缓缓开口说道:
“钱家此次如此郑重,所为何事?”
“周家主,实不相瞒,我也不知家父此举详细缘由。
只是临行前家父千叮万嘱,务必亲手呈上,具体缘由却未明言。”
他稍作停顿,又补充道:
“今日先去了赵家递帖,安业镇其他几位叔伯处也都派了人相请。
家父的意思,可能是想借这个机会与诸位长辈聚一聚。"
周家主闻言,手指在名帖边缘轻轻一弹,抬手指腹轻轻摩挲着手中的名帖,神色看似平静,内心却泛起了阵阵涟漪。
钱家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如此大张旗鼓地邀请众人,其中的意图实在耐人寻味。
怕是与上次他的提议有关,就知道事情没有那么顺利。
此时直接推拒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一来钱家礼数周全,贸然拒绝可能会落下口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二来这聚会说不定也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探清钱家虚实、摸透他们下一步计划的机会。
思索片刻,周家主指尖轻叩名帖,忽而低笑一声:“钱家倒是会挑时候。”
他将名帖往案上一搁,抬眼看向来人,眸中闪过一丝玩味:“回去告诉你父亲——三日后,三日后我定当赴约。”
钱昊见周家主态度尚可,心中稍松。
又陪着周家主聊了几句安业镇近期的琐事,诸如市集上的新货、街巷间的传闻等。
钱昊言辞谨慎,应答得体。
一刻钟后,钱昊见时机差不多,便起身告辞。
周家主并未挽留,只是吩咐司阍相送。
出了周府大门,钱昊带着随从匆匆返回钱府。
此时钱有财正在书房中,等着各家的消息。
听到长子归来的消息,他赶忙派人去请。
钱昊详细汇报了在赵家和周家的情况,包括双方交谈的内容、对方的态度神情等。
钱有财听完,微微皱眉,踱步思考片刻后说道:“赵家对此事看似不甚在意,而周家却有所试探。”
点了点头,觉得倒也正常。
接着,挥了挥手,便示意钱昊下去休息了。
钱昊行了个礼,应了声“是”,便转身退出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