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儒家,随时都有可能会因为各种意外,而断了传承啊。
为什么会这样?
无非就是因为竹简制作不易,写作不易,传承更是困难。
但秦王造出来的纸,却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它太轻了,而且书写太方便了。
像儒家至宝《论语》,如果用秦王造的那种纸来写的话,他估计顶多也就一节手指那么厚就写完了。
虽然他同样会有受潮或者虫蛀的问题,但无所谓啊,多抄写几本分开放着,不就行了吗?
就算是遇到了战争或者巨大的灾害,弟子们哪怕一人怀里揣一本,也能将先师的经典流传下去。
总不能弟子们都那么倒霉,一场战争或者灾害,就全部死光了吧?
但据他的猜测,如此轻便而且又便于书写的纸,恐怕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制造极其的艰难。
甚至,他很容易的就猜到了,这么好用的东西,就算他的制造并不困难。
这位秦王,也一定会想方设法的让这种纸的制造,变得困难。
比如,今天造纸的作坊突然失火了?
明天,造纸的作坊突然又被水淹了?
等等等等吧,反正这个造纸的作坊,以后注定了是要多灾多难的。
反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这种纸,变得极其珍贵。
至于其他国家想得到这种造纸的技术?
呵呵,恐怕把秦国灭了都不一定能达到目的。
因此,他很容易的就得出了结论,自此之后,攻守之势相易了。
以后诸子百家谁想能更好的传承,就取决于他们能不能得到更多的纸。
而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纸呢?
那恐怕就要取决于那位秦王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淳于越以前对于秦王爱搭不理,现在却要为了见秦王一面,而要给秦国丞相吕不韦送礼的原因了。
想到这里,他心里就是一阵后悔,以前为什么不能对秦王好一点儿呢?
可惜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买。
曾经骄傲的淳于越,站在咸阳宫大殿之外,听到侍者喊出了宣儒家淳于越觐见之后,认真的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服,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的精神得体一点儿。
然后,才一步步走进了大殿之中。
再然后,他看了一眼坐在上位那个曾经多次向自己表白,如今面对自己却面无表情的秦王,才开始一丝不敬的行礼。
一套礼仪完了之后,他才大声的说道:
“儒家淳于越,拜见秦王!”
此时的老朱,虽然面上一点儿表情都没有,但心里已经快要开花了。
这就是原身曾经朝思暮想的那个淳于越吗?
果然看起来很有宗师的气派啊,不过,他似乎比自己还要紧张啊。
按捺住心里的情绪,他不带表情的说道:
“平身!”
“谢秦王!”
等淳于越起身了之后,老朱才开口说道:
“孤仰慕越先生才华久矣,曾经多次诚心邀请越先生来我大秦讲学,可惜都未能如愿,今日一见,越生先果然颇有宗师之风范。
只是,不知越先生此番主动入秦,所为何事啊?”
听到秦王这么说,淳于越心里就是咯噔一下儿。
看来,这个秦王是个记仇的人啊!
虽然我曾经对你爱搭不理,但我现在不是已经主动高攀于你了吗?
你至于这么当场挤兑人家吗?
但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为了能得到足够的纸,忍了!
“秦王恕罪,并非越不想早日来大秦讲学,只是儒家先师自有门规定下,凡儒家弟子,皆需读万卷书行镼礼路,体民生之多艰,悟心中之大道,待到学问圆满之后,才可开坛讲学。
越此前之所以未敢应允秦王入秦讲学之事,正是因为学业未成,恐误了先师圣名。
如今,越效仿先师周游列国,见惯了民生之艰辛,方体会到先师学问之高远。
虽不敢说已经学有所成,但也算是有所收获,这才第一时间入秦,以应秦王之邀。
赵应邀来尽,还请秦王恕罪啊!”
淳于越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自己心里都已经快要恶心死了。
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说这么肉麻的话。
秦王啊秦王,我都已经这么低三下四了,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
果然,他这一番话说完之后,老朱立刻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原来如此,是孤误会了先生了!
孤原来还以为,先生是看不上我大秦呢!”
老朱这一番调侃,淳于越一下子就尬在了原地。
正在他想着该如何应对之时,吕不韦站了出来。
“大王,越先生做为当世大儒,学问大成之时,第一时间入我大秦讲学,足见越先生对我大秦重视。
臣以为,我大秦也不能失了待客之道。
臣有一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看到吕不韦这个时候站了出来,老朱看了他一眼之后,淡淡的说道:
“丞相有话,但讲无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